語錄

以中國歷史著作的體裁來說,語錄體雖然不是正史寫作愛用的形式,但是卻有強大悠久的傳統,你也許沒翻過以史記漢書為首的二十五史,但卻一定唸過論語(先不討論為什麼會唸及喜不喜歡的問題)、知道世說新語與毛語錄。

時至今日,文科學生仍在不自覺間傳承語錄體的寫作(聽說醫學系也會),只是改頭換面,有了不同的名字,叫共筆。共筆顧名思義就是共同筆記,如果是第一次開的課,通常同學會相中某個特別用功的同學,印他的筆記來讀(這其中尚有人情的機微,不在此討論),等這一學年過去,筆記對拿到學分的人沒用了,有的人就會拿去給學弟妹做人情,用來對付每年上課都像在放錄音帶的老師。共筆發展到一個極致後,會變成小組分工作業,企業化經營,班上有一組人坐在前面同步錄音,以防沒電、換錄音帶、機器忽然壞掉之類的不測,再輪流回家打逐字稿,集結後送去給影印店,參與者人手一本。

共筆這東西當然是越接近現在做得越精美,早年都是手寫,現在都是打字。我呢,因為是資深學生,所以手上當然也會有許多從學長姐、同學、學弟妹處得來的共筆。住所大概有兩個水果箱,裡頭裝的全是歷年共筆、講義與以前自己手寫的筆記(後來有了 nb, 就都改用打的了)。

最近在複習,於是我拿出前年得到的最後一本共筆。它非常厚,用 word 的10 級字、行距18,上下左右邊界都放大,打出 a4 紙近六百頁,字數粗估 600x1200=960,000字,字數十分驚人。拿起來重,內容也多到如同百川匯集而下,不知該從何看起才好。我本來沒有想拿出來看,因為它是一本逐字稿,老實說我很難找到考試可能會考的重點,準備考試總不會是拿出書向空中一拋,落地時打開的是哪一頁就讀哪一頁吧?開那一堂課的老師也強調過共筆裡會有很多錯誤,叫修課同學不要依賴共筆,不過在我看來,這本共筆的價值,不在於單純地闡述阿胡拉馬自達是個性質怎樣的神,或希臘人怎麼樣看待道德及他們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記錄了該師個人的風采。這本共筆裡真的如同錢穆說的,「後面有一個真實的人」。因為這位老師很喜歡在課堂上講內心獨白,所以這本逐字共筆遂完全成為一本語錄。

當年我們幾個同學因為對於這位老師的思想及其思考方式十分仰慕,大概連續兩三年都不間斷地修、聽他的課。畢業後,因為教室與工作地點近在咫尺,所以即使畢業還是去旁聽,一直到去年我考上學校,要開始為生活及新的學業努力,且該師也沒在我方便的時段開課了,我才沒有再去聽。

會去聽一個老師的課那麼多年,除了要獲得畢業必要的學分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喜歡他的思考方式。當大家都是在相同的背景下,用同一套方式訓練出來的人,你又合理的吸收了他的思想與思考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說,你跟他的想法自然就會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在這本共筆語錄裡,該師提出許多人生態度的問題,在眾人面前說出他的想法,而那些剛好正是最近你苦思窮索也找不到答案的關鍵,在深夜,在文字之間看到了超越時空的指引,很難不受到一種近似宗教情懷的感動。又因為你是在家閱讀,因而有一種距離造成的美感與安全。人與人之間如果可以感受到正面的吸引力、想要再親近一點,那代表的當然是一種情誼。但是真實世界裡的人通常都不那麼美好,他本人寫出來的專著,雖說是在闡明他的學術心得與思想,卻因為他要用文字替自己做一副面具,讀起來總不覺可親。而我因為現在的生活環境,自然知道許多表面風光的大師背後的不堪,所以也無意與之太過親近,還是遠遠地讀書便好。我只是因為受到了一種類似宗教情懷的感動,卻不知去哪裡說好,所以才在自家寫起來,算是留念。

| 心情隨想 | 12:54 | comments(0) |
Comment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Cookieに登録?
Trackback
url: http://momizi.z6i.org/mt/mt-tb.cgi/3089

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