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誕生的奧秘

知的生産の技術

日本民俗學者梅棹忠夫先生作品,當年的中譯名是《知識誕生的奧秘》,寫成於 1969 年,日版寫成時,我還在過上輩子,但是現在看到也還是覺得有幫助。若能在剛開始當大學生或研究生的時候看到或許更好,那麼當年就會直接記住,不必同一段落再三讀,而可直接進入活用階段。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21:34 | comments(0) |

渡邊淳一逝世

今天晚上 NHK 綜合台的九點新聞,頭條是 作家の渡辺淳一さん死去,渡邊先生2014年4月30日病逝,享年80歲。真是令我難過。

我好像在14歲時第一次讀到渡邊淳一的小說《北都物語》,當年剛開始喜歡日本的事物,對於已婚大叔愛上年輕女孩這種沒有結局的戀愛感到奇特的魅力,不知是否對我後來的人生造成悠遠的影響呢?想起來有點感慨,而漫長的時間也過去了。後來同樣也是以婚外情為主題,大大知名的《失樂園》,我則收藏了日文版的中古精裝單行本。電影當然也收了 DVD 和 OST CD。

算起來我讀過的渡邊淳一作品不算多,早年沒有機會與能力讀,現在則沒有時間讀。剛才在網路上查了,才知道原來《北都物語》早在1974年就有連續劇,也有動聽的主題曲。但是突然看到四十年前的劇照,和想像有點對不起來,覺得適應不良,想看的人就自己找一下吧。

昨天才在某舊書店書架上看到北都物語的單行本,心念一動,翻了一下。因為陳舊,落灰甚多。沒想到今天即聽聞渡邊先生的訃報。感慨之餘,記錄起來,以示悼念。 :O

| 書本 | 21:13 | comments(0) |

讀寫近況

由於現在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忙,令人疲憊,休息時間有限,便無法把娛樂性質的閱讀與寫 BLOG 放在日常生活的優先選項。目前偶然會在 SNS 類的網站交待兩三句近況,多半大量的看別人的近況,以及我會想點閱的轉貼文章,讀閒書是用片段的時間進行,日/週記是將每天寫的生活摘要與信件整理在自己的電腦上,至於公開的 BLOG 已經變成為了寫正式文字前熱身的預備活動。講出來有點不好意思,但寫作做為一種思想表達工具,因應自身與世間的狀況改變用途,大致也沒有什麼對不起誰的問題吧。(只是總是感到很有虧欠感這樣)

上個月看到有人介紹永井荷風的《日和下駄》,就找了原文來看,青空文庫是跟實體圖書館一樣的好朋友。但是論及等車時可以打發時間的作品,我比較喜歡看他的日記《斷腸亭日乘》,簡明又有窺探的樂趣。或是說多了一個大約一世紀前,跟我年紀差不多的異性網友,看他在電子書上自言自語這樣。大概年紀到了,我很想知道別人在我這年紀都是如何生活與思想,但是很難找到同性的好範本,這也無可奈何。

另外上個月還淡淡的看了 《我身にたどる姫君》 譯注本第一冊的介紹。我看的這套,全書共八冊(吧)。在我的想像中,這書名可能是一個想找到自己真實面貌或身世而努力的公主,公主如何成為女帝,這我也有興趣,但故事裡的人物很多,關係也複雜,光是看本文前後的概要就覺得暈頭轉向。它在現今之所以被注意是因為它是最早描寫百合場面的擬古物語,但是 WIKI 簡介裡提到其他面向,我也有興趣。可惜因為忙於四處奔波,還沒空好好看本文,一個月就過去了。到底會不會看完全部譯文,也不敢打包票。只好隨緣吧。

| 書本 | 12:48 | comments(0) |

近期閱讀

家族爭產、宮鬥宅鬥類的主題,以前不太注意,有了平板後,相關主題小說看得多些,從去年到今年,至少看了《女系家族》、《後宮甄嬛傳》、《藥宨淑女》(還在看)。鬥來鬥去不是我的嗜好,我本來就不是這種人,但是隨著年紀增加,不可避免要實際遇到,所以巴望藉著看小說來長點心眼兒。很可惜現實生活總是沒辦法反應得如故事裡一樣快。

另外最近也常在看 PTT 的婚姻版,看看推文裡有沒有什麼他人的吉光片羽可以學起來。某句推文大概是這樣講的:「聰慧只用在勾心鬥角真是太可惜了」,這話真棒,一句話就解開上面三套書的共同遺憾。書裡的情節當娛樂看看可以,真實生活中,才沒興趣玩爾虞我詐的把戲呢。

| 書本 | 23:33 | comments(0) |

天平之甍

More about 天平之甍

井上靖的歷史小說一直以來我也算看了不少,這本書從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就知道有它,但是小時候不受其吸引,去年底在舊書店為了要湊到一定金額以得到優惠,就買了下來。29元,是個便宜的價錢。

因為是湊金額,說實話不是特別想看,買來看了幾頁就沒有再看下去,一直收在同斷代的書櫃專區裡。昨天傍晚因為剛好正在處理相同主題的問題覺得卡住,想休息一下,突然瞄到它,就從書櫃裡拿出來,一百多頁,大概半小時就看完了。想像中我應該比一般人更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來讀這本小說吧,讀起來應該會非常熟悉及愉快才對,不過閱讀的過程跟想像總是有差異的,即使裡面所有真實人物的名字我都很熟了,也沒有感到特別的閱讀樂趣。應該說是,井上靖把求學求法的痛苦寫得相當傳神,跟我目前現實生活所感受到的幾乎一致,那當然開心不起來了。也難怪會有人覺得這本小說悶爆了,本書跟現在流行的小說風格差遠了,也跟井上靖其他歷史小說作品給我的感覺相去很遠,可是這本小說裡他用的資料我都知道,就歷史小說來說,這才是引用貼切而又不悖離歷史,厲害。

這竟然是我 anobii 書櫃裡今年第一本讀完的書,所以寫起來留念。

| 書本 | 14:26 | comments(0) |

國際閱讀週?

不知道從哪來的野活動:「國際閱讀週,規則如下:拿起離你身邊最近的一本書。翻到第56頁,把第五句話貼到你的塗鴉牆。不要提到這本書。也別忘了把規則一起貼在塗鴉牆上。」

據稱是從3/9 or 3/10 "倫敦的世界圖書日,拿起你手邊一本書,翻到第五十六頁,將第五個句子發佈成你的狀態,並且把這個規則寫下來當作回應" 進化來的。聽說本來是 3/3,但是中文網頁卻慢了一週,而且慢慢變形生長。

整個事情聽起來就像中秋節本來可能是新羅節日,結果後來變成了中國節日,吃的東西從甜湯變水果,再變成月餅,又再變成烤肉...

其實每天都生活在書堆中,不需要特別有個什麼週來叫我讀書,不過偶然玩玩也算增加生活情趣。有人說摘錄是炫耀,恐怕是想太多,要反駁那種講法不難,不過難聽話就不必特地說了。我身邊30公分的距離以內,現在有三本書,每本都跟石頭一樣,帶著會曝露我真實生活的紋路躺在一旁,所以我想就不用特地在 BLOG 上寫文摘了。有興趣的人可以撿去玩。

| 書本 | 13:06 | comments(0) |

利休之死

10/18,政大書城師大店一般營業結束的當晚,我匆忙趕過去,買了這本書,做為對政大書城師大店的告別,捧回家慢慢看。說是慢慢看,如果和我日常看的那些石頭書比,其實看得堪稱飛快了。這才知道原來不是我看書速度變慢,是我拿了太難讀的書在看。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先前曾看了電影 火天之城,記住了山本兼一的名字,後來在別處稍微翻閱過此書的一章節,對瀏覽到的內容覺得很中意,而趕去買的。我竟然一整年都沒買過繁中翻譯小說了呢。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0:03 | comments(0) |

為了防 BLOG 生草(2)

這個問卷還不錯,是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寫的內容。

◎ 【跨洋跨土大追查——讀買品二十二問】
(注:請寫下一本或一類代表性的書,若實在沒有,也請留下一句理由。)

∥讀品∥

1、 你現在正讀的書:
《偉大的書》(繁中名:《華麗的探險:西方經典的當代閱讀》)

2、 你打算要讀的書:
很多耶,應該列舉不盡吧。隨便寫眼前看到的幾個。《九朝律考》《宋代法律與社會》《米與鹽的年代》etc etc

3、 你讀過後最覺上當的書:
《洗衣船》

4、 你讀不厭倦的書:
很多耶...文字書的話,可能是《源氏物語》吧。漫畫就《天上之虹》囉。

5、你試著讀了多次,卻一直啃不完的書:
《如此蒼白的心》《追憶似水年華》

6、你讀過還拼命推薦給人的書:
不知道算不算拼命,確實向人推薦過的是《利瑪竇的記憶之宮》。平常我不太敢推薦書給人看,我的口味太奇怪,所以不要荼毒別人吧。

7、你現在就預備留給老來退休後讀的書:
不要想這麼遠的事,有想看的書現在就應該盡力看完,以免萬一以後老年痴呆或眼睛出狀況,連字都不認得或看不見了,那還看什麼。

8、你小學時最愛讀的書:
小三是晚安故事 365?小四是亞森羅蘋系列和一本奇怪的法國童話?小五是倪匡遠景版系列?小六好像是什麼淑女西點食譜的。比起做法,裡面有很多奇怪的掌故,頗好看。

9、你一直想讀卻從來沒碰過的書:
有一本傳說中的古早占星教科書,因為找不到,現在連名字也忘了。

10、你廁所裏會讀的書:
《偉大的書》、《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11、你現在還能找出,劃線最多,或留飯漬、油漬、果漬各種吃食痕跡最多的書:
我從來不會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掉花生米皮在書頁裡,那是我惡友才會發生的事。我的書買來都是想收藏的,所以不太劃線,頂多用鉛筆輕輕標示關鍵字。論手邊有畫線的書,我的高中第一冊歷史課本上畫的線應該是最多的。一些考試用書像國史大綱、傅樂成中國通史上也不少。其實高中的六本國文課本,畫線和註記的量更可觀,可惜它們消失在時間中了。

∥買品∥

1、 你最近買的書:
九朝律考、法顯傳校注,最近因為實際需要,入手的書還蠻多的,我都記在我的 anobii 書櫃
2、 你一直想買卻始終沒得手的書:
劉俊文版唐律疏義箋解,還有前面提到的絕版占星教科書。

3、 你光是買,根本沒打算要讀的書:
我 anobii 書櫃裡被列為參考書的大概都是吧(掩面)

4、 你突然一日翻到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什麼時候買過的書:
眼前的話,《中國市舶制度研究》...這屋子裡還有很多 orz

5、 你買過最後悔的書:
有一本源氏物語的漫畫,因為包著封套,害我看不到裡面,耐不住好奇心,當年花了八百羊去買它,結果回家一看,畫面奇醜無比看不下去,只好拿去資源回收了。

6、 你買過最覺划算的書:
《占星術殺人事件》文庫版,在台灣二手書店看到的,書況很好也很新,原價750羊只賣20元台票,見獵心喜,就帶它回家了。結果也沒看完。 ^^|

7、 你書架上一眼望去最顯目位置的書:
通典?唐令拾遺補?

8、 你最為瘋狂收集過的書:
源氏物語相關?

9、 你若搬家必得減負,實在心疼下手淘汰的第一本書:
這個問題看不太懂,是說最捨不得扔的書嗎?捨不得幹嘛還扔。我不太丟書的,如果必須丟書,我會恨死害我必須丟書的那個傢伙。所以我心裡有一份名單...(以下略)

10、你買了多本拿來送人的書:
沒做過這種事耶。也許以後我正式出書時會做吧。

11、你每次去書店都會看到,卻心裏嘀咕一定不會買的書:
真的要寫出書名嗎?恐怕得罪人吧。這題放棄作答好了。(其實也是份落落長名單 :P )

| 書本 | 15:59 | comments(0) |

《通典》2

前兩天買下迷你版後,今天意外買到華麗大字點校版,價錢是.. 約七倍 orz 。

但就算價錢是十倍也是要買,因為之前那個迷你小字版根本沒辦法正常的看,公館沒有一家店有這套書,何況該書店的定價也比公館區便宜。我想,迷你版可能發揮了聚寶盆或母錢的效果,才讓我很快的買到了。我本來還以為我得要去中國買這套大字點校版的,該店有折扣又可以刷卡,所以決定不要再等以後準備好現金再來買,立刻就買吧。中間發生了小插曲,店員態度不錯,事情姑且不表。這是我這輩子目前為止買過最貴的陸版套書了。所以提回來後,擦好藥,拍了開箱照留念。

開封前
‧開封前

立起來..
‧立起來..

安座
‧安座

為何要擦藥呢,因為在提書放到摩托車上時,被鄰車燙傷了。附近有可以停好多台汽車的空間,他就一定要特地停到我車旁邊又挨得那麼近,害我沒有空間可以踩發我的車,腳伸過去時不知道鄰車排氣管既沒防護又是燙的,燙一下立刻哀嚎,買到夢幻松果的愉悅心情完全消失,只好急忙趕回家擦藥。我已經多年沒有被燙傷過,停車時根本想不到去買個書居然會被燙傷,就好像西遊記西天取到經回唐以前,沒有集滿九九八十一劫不能平安回國,一定要再補一個湊整數似的。 zzz

| 書本 | 15:11 | comments(0) |

《通典》

大學時代,同學們買全套《資治通鑑》是個表示自己有心要唸研究所的儀式,我所知道會去買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七個有六個都唸了研究所,沒有唸成的那個,因為她不再和我連絡,所以我也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我一直記得該同學很捨得灑書,我們一起上《通典》課,該同學便訂了一套中華書局點校版的《通典》,當時訂大陸書並不方便,《通典》是一學期的課,她開學就訂,結果三個月後,課都上完了,那套華麗夢幻的中華點校本才來到台灣變成她的書。而我一直都沒有《通典》,總覺得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了,但是只要牽涉到買大部頭書,事情都沒有年輕時想的那麼簡單。

現在真的要用了,結果華麗的版本,我附近的圖書館沒有,普通的版本也不能外借,會想起同學訂書這種事情,說穿了就是覬覦人家的書,不過不再往來了,覬覦也沒用。:p
總之經過幾個月來辛苦的尋找,在 通典 青少年簡介版 以外,我終於有全本《通典》了。還順便得到了一張會員卡,以後買書可以便宜點。並不是華麗夢幻的中華點校本,也不是我原本以為會買的台灣商務版,而是和我的《通鑑》一樣,為了屈就有限的書櫃空間和淺到不行的口袋,而只好買縮印本。它比以前台灣愛出的的縮印本開本更小,只有 a5 大小,字真的就跟小黑螞蟻差不多大,價錢比預計要買的商務版便宜大概 1/5,是個親切歡樂的價錢。我其實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會拿它起來查,因為一些大部頭書雖然自己買了,但是結局都是 search 電子文獻比較多,紙本只是為了要查對電子檔是否正確而備著的。總之有備無患,在我眼睛看不見那麼小的字以前,先撐著用吧 ~_~

我還不是很確定買《通典》這件事是否是另一個儀式,姑記之。

| 書本 | 18:37 | comments(0) |

《小團圓》雜感

我其實在書出的頭兩天就得到書了,結果現在才看完,現在講感想應該沒人會被我雷到了吧,出之前就已被報紙媒體炸翻了,不過即使這樣,也不妨礙讀它吧。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3:31 | comments(1) |

本日敗家

起得早,看到 ijliao 貼的特賣會訊息,聯經特賣會有低價折扣,猜想應該會有我想要的書,於是東西拿一拿就出門。

今天現場人不很多,大概是星期天上午台北人習慣睡晚些(?)。它分兩邊,一邊是任何書都 38折的專書區,另一邊是6本499,9本599(大概吧,忘記了) 的出清區。果然如行前所料,專書區有我怨念九年的書。九年前,公館曾有聯經書局改裝三折出清,但當時沒買下該書,之後都無法買得下原價,今天再次相見,38折不要再嫌,就拿一本書況好的書,準備帶它回家。

6本499 區先慢慢晃一圈,看看有什麼書。有的書,像陳靖怡的占星書,我十幾年前就買了,她被殺後,她的書漸漸從市面消失,我自己也在搬家時將之清掉了。也有今天第一次才看到有人賣的書,例如張光直的考古心得、自傳等書,不過我想拿的當然還是史學類的書。這兩年赤貧,故砍掉所有休閒用書的預算,如果不是對論文或日後做研究可能派上用場的書,就都不拿了,反正拿回家我也不會有精神看。

於是很有效率的,瞬間抓了專書一本,特價區三本,還不是很確定要就這麼去結帳或再看看,這時突然有對陌生的,約五十歲左右的夫婦害羞地來問我願不願意合買。原來6本499區的計價方式是,如果買不到六本就是每本定價38折,本來我近來出門是非必要不跟陌生人講話的,不過此刻我自忖大概難以拿到六本,對於別人大概也不容易,如此想來,合買當然好呀,大家都得到便宜,利益很容易的就壓過了不想開口的心情。所以就跟對方說,特價區我預計買三本,請他也拿到這個量。於是就等那個先生再挑一本,我趁這個時間確認我自己到底身上有多少錢,會花到多少,以及到底要買什麼樣的書。

那個太太似乎對於讓我等感到很不好意思,看我換來換去,已經拿了五本了,連忙跑來問我是不是要自己拿到六本?其實我就是拿專書兩本,特價區三本,並不敢多拿,畢竟我也深怕我拿太多,等下既拿不動又不夠錢,會很窘。先生總算選好書,本來他叫我連他的書一起拿去給帳,不過我想,在櫃台前大家看著算清楚比較妥當(而且,我又不是他小孩或晚輩,他怎麼好意思使喚我做事?),於是一起去櫃台結帳,結完帳,給了那位先生 250 元,他送給我發票,各自離去。

有的專書平時根本貴到買不下手,更慘的是因為太冷門,賣完通常就不再版了,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今天買的這批回頭書,平均每本約一百元,可謂非常划算,同時結束了九年來的怨念,頗樂。

| 書本 | 15:12 | comments(2) |

阿基米德寶典

阿基米德寶典的圖像

謝天謝地,這本書沒叫做什麼「阿基米德密碼」。(ref《亞里斯多德密碼》→ ref《達文奇密碼》)

因為友人的極力推薦,就將本書借來一讀。畢竟我這十年中花了很多心思學習古文書解讀並參與其事,我也很好奇西方人怎麼解讀他們自己的古文書。結果這本書其實比較像 discovery 文字版,至於解讀成果,我想他們是還在做吧,所以沒發表在這本書裡。先期宣傳總是重要的,廣為人知才會有更多新一代學者投入研究。有人評本書像 discovery ,但我想這也沒什麼不好,畢竟做為科普書,能引起一般人對這件事的興趣與關注即已足夠,變成史學或數學教科書會有普通讀者想看嗎?(思)

兩名作者筆下,各方學者的熱血與興奮之情躍然紙上,這我完全可以理解,也很羨慕西方人在研究團隊幾乎全員皆非正式編制內成員的情況下,竟然可以有經費動用大強子對撞機的廢熱以及各種高科技來做顯影,從而發現新史料。相較我所學得的方法,以及聽到大學者們解讀中國古文書的方式,不外乎是在自己的學問基礎上,如某前同事所言,「逞勇鬥狠把它看出來」,那些文件破爛模糊的程度其實也不會比阿基米德羊皮書好到哪去,所以與西人動用的資源相比之下真是超慘。但是近年科技進步,自然也會為不同領域學科帶來好處,例如書裡所說,先將影像極度銳利化後再轉成圖檔或放大的列印檔來看,這算是早該有人想到的新方法,那學者就不用在條件很極端的小房間裡(例如冷氣極強、極乾燥,光線很微弱的地方)盯著掛得高高的原件用力看、比對,看到眼睛都要掉出來,還擔心墓碑主出來跟解讀者聊天問好。

照這本書的寫法來對照我個人有限的經驗,我們身在東方,也許沒辦法有那麼高科技的情節,但是大量出土資料可以撐起歷史想像,傳奇也是從沒少過的。做為習漢字的人的好處是,因為漢字很早就已經出現且定型,所以如果能看到一片新出土簡牘類資料,只要非漢字文盲,就有本事讀出絕大部分成於一、兩千年前的文件(懂不懂它在說什麼又另當別論)。也因此,你對資料的理解不會像現代西方人與古希臘文那樣遠。像這種復原研究,類似的事情在台灣、中國及日本,乃至世界各地並不是沒人做,只是習慣上沒有研究成果前,大家都不會說太多,我也不能對自己進行中的研究說太多。不過因為這些年接觸的大學者多了,使得我聽過的各種研究古文書的傳奇故事還不少,看看以後會不會有人要找我寫個什麼「文書傳奇故事集」之類的書? XD

| 書本 | 13:29 | comments(0) |

洗衣船

洗衣船的圖像

值此不濟之世和馬上就要再一次做人生抉擇之際,我很需要什麼來幫助我做不同角度的思考。這本書在我第一次看到實體書時因為嫌它貴沒買,但是留下了「有趣」的印象,所以再一次看到它還在架上時,我就忍下花錢的心痛而買了。簡體書再怎麼貴,通常都還是比繁體書便宜。並且因為內容輕巧,也很快的就看完了。

首先一定要大大嘲笑一番這本書封面上的宣傳詞。「本書是一部漂沒了近兩百年的神奇讀物,它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作者「H.荷西修士(1816-1896年),美國三藩市某教區修士。年輕時畢業于牛津大學神學院,之後一直在內華達及三藩市教堂供職,50歲時開始撰寫《洗衣船》一書,歷時8年才得以印製成冊,並迅速得到流傳。」

這兩段對一下,你看出什麼了嗎?看不出來的話我可以直接說,那就是它唬爛。如果荷西修士真的存在,那麼就可以推斷這本書成書於1874,這是個已經有大量出版品的時代(可以看 Emma 裡愛瑪去租書的內容做參考),如果這真的是本很受歡迎的書,就存在商機,在工業革命的時代,根本不用用手抄的吧,西方印刷業那時候已經很發達了。那怎麼又說手抄又說印製?況且從1874到現在2008,要達到兩百年還遠得很。然後嘛,我好歹還會點史學方法,裡面有項技巧是從資料本身辨偽及判斷史料年代的工夫,或是你要說用邏輯推論也可以,這本書裡提到好幾次經濟大恐慌時代裡的小故事,還有洛克斐勒跟亨利福特,主角的願望裡經常提到他想有汽車,這些都是 20世紀後才會出現的內容,可是這位修士早在1896就蒙主寵召,應該沒機會認識這兩個大有錢人,還可以看到那麼多 1929 的世態哩,這是未來預言書嗎?如果說這書是寫成於 1974,那我就相信了,因為那時的三十歲年輕人的長輩應該是有機會看到 1929 之後的狀況的。經此驗證,更可證明封面上說這本書「與《羊皮卷》《枕草紙》並稱為成就人類偉業的三本奇書」是騙那些不知道的人的。羊皮卷不知道說的是不是死海文書,先放著不管,枕草紙大概是在說《枕草子》,這本書我十幾年前就讀得很熟,它的內容根本跟成就人類偉業這種事完全扯不上關係好嗎。鬼扯一個個被識破,真是太遺憾了。還有那個封面,找了一張西方人畫的元朝人坐在船上的圖,書裡那些沒必要的 tips 搭配不相關的一張中世紀風格插畫,重覆快半本書的頁數,反正全是由些彼此相互抵觸荒謬的元素組成,這樣灌水就可以買到 RMB 35,好你個中國戲劇出版社,甚矣哉,為欺也。別跟我說戲劇手法是容許誇大的。

某師說任何地方在經濟要起飛時都會有這種黑心商品,用匪區的方式思考,為了達到賺錢目的,可以使各種手段。好吧,比起三鹿毒奶粉來說,至少這書看了不會有真實的生命危險。而且我還是看到了一本內容很顛覆傳統思維的書。為了要成就對財富的願望,你總要敞開心胸去接受一些原本你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且文本本身也確實很好看,像是個有現代軟奇幻風味的財富寓言。

主角被設定成三十歲,在外面工作了幾年,對自己現狀不滿,卻不斷努力工作,以為一定會有回報,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和大多數人的身影。我不知道是不是東方的價值觀的關係,周圍有太多人是不喜歡自己的現狀卻只能逆來順受,畏懼自己連基本的財富都留不住,又不敢對財富有夢想。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是窮苦了一生,然後在失望中離開世界。但是從這故事的世界觀來看,好像是西方人的手筆沒錯,那麼大概不論時空在哪裡,都會有這麼想這麼做的人吧。好比說在書很前面有段內容是提到,父母可能從你很小時就教導你「現在錢來之不易,你一定要好好唸書才對得起我的一番苦心」(真是很東方的場景),於是你就將書唸得很好,同時也秉承貧窮父母對金錢的思維觀念,於是即使是智力很高的人,卻可能還是窮苦了一輩子,為什麼?

「即使你上了博士,事情並不會像你想的那個樣子(有高學歷就有好工作與更高收入),當你畢業後就算重新找到新的工作,你還是會為了金錢的事煩惱,一輩子為缺錢花大傷腦筋。」

真是一針見血。書裡充滿了類似的內容。為了它給我的思想震撼,雖然它比一般的簡體書定價稍高,但對用台幣的我來說,花個一百出頭的台幣買下這本書讀完,反覆思考書中的金錢觀和價值觀,還是很值得。至於有大陸的讀者說它是在傳教,大概是看不懂這本書裡要傳達的事情吧。

| 書本 | 15:53 | comments(2) |

消失的課本

新學期要買新課本。老師說,這本書已絕版的樣子,叫我們各自想辦法。一開始我在學校對面的書店搶得一本,雖然對於只打九折感到貴,心下對能先人一步購得還蠻洋洋得意。未料買來才兩週,竟在整理書架時,和寫了一年的筆記本一起憑空消失。對這兩樣東西,我最後的記憶是,為了怕跟要清出去的東西混在一起,所以事先拿起來,然後就不記得放去哪了。這下我可痛了,課本很貴不說,那個筆記對我而言是珍奇難得的內容,因為電腦實在已經重到我揹不動,所以才回頭用紙張筆記本的。一整年的筆記消失,豈不意味我過去的一年除了腦袋裡不可靠的記憶、已拿到的學分數之外,全部的學習都變船過水無痕?課本固然可以試著再買一本,但筆記呢?我有辦法再在那個領域裡看那麼多書整理出那麼多知識的菁華嗎?

把所有的角落翻了又翻,找了又找,房間裡所有的角落都沒有,外面堆東西的地方也沒看到。友人很好心的對我說,如果我有事先拿起來,那一定是在我平常不會放,而且很安全的地方。這句話真是帶給我無限的溫暖和希望,我也願意相信,因為通常我不會隨便丟書掉東西,即使是清掉紙箱,我也是事先檢查過才放出去,我記得紙箱裡是只有回收紙跟電線的,書應該不在裡面。但是如果沒被自己一時手殘清掉,到底會在哪呢?

經過兩週,我還是沒找到,為了上課方便,終於決定重買一本課本。要下這種決心更痛,因為這等於是在心裡認定我沒辦法找到心愛的筆記與課本,如同宣告了落水失蹤者的死亡。再一次購買課本也不容易,中間四處尋找的過程不想提了,總之我最後還是在今天,下著雨的入夜時分買到了,照書上標的原價賣,連一元折扣都沒有。既然這麼想要這本珍奇的書,就只好忍受貴。店主夫婦還很訝異我這種生客居然有辦法在他們店內那麼多的書中找到這一本絕版書。唉。找書找資料這種事,勉強稱得上是我的職業技能吧。

回來把書本供奉在書架上,明天有課本上課了,但是對於重買一本的事實,還是好沮喪。課本大概這學期過完就不太會再去翻了,為了還沒開始用的教材花了兩次的錢,那個錢我可以活近十天。只好自我安慰,人生難免會有這種事,於今只能卑微地希望筆記本可以回來,並且思考困難的知識與不可靠的記憶之於我的意義。 /_\

| 書本 | 23:37 | comments(3) |

民國七十三年的小學生與漫畫

之所以會有這篇,是因為看到 wenli 的我看連環圖畫,幾天之中,情不自禁地回想了很多舊事。這篇可以算成對 wenli 相關文章的回應,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因那些文章勾起的個人回憶。畢竟我就是當時現役的小學生,民國73年,1984,我已經長大到可以記得也可以質疑很多事情。那種作文、日記寫作之類的指導書,我從小身為作文寫得不錯的死小孩,心中驕傲地覺得我不太需要這種東西,但因為在學校買別的書湊成套的關係,好像也擁有過一兩本。

回頭來看該指導文,最有違和感的地方,是裡面提到的「龍虎十劍士」。能寫「作文指導」這種書的作者,顯然至少是民國五十幾年次的成人,用後見之明可以想見,他寫得出來的東西當然僅限其所知,可是身為民國七十三年的小學生,誰還跟你看諸葛四郎真平(葉宏甲先生對不起了)。當然我們也不會稱漫畫為「連環圖畫」。73年,日本漫畫是非法的東西,比較熱門的新漫畫只能在傳說中會賣色情書刊的西門町書報攤上買到,至於國人漫畫早就被國立編譯館殺死絕跡。即使入手如此困難,當時我早就在租書店把少女漫畫三大金字塔追到當時台版的進度了,小本漫畫也不知道看過多少了。但我不是個只看漫畫的宅羅莉,為了證明這一點,再隨便舉兩個文字書的例子:那時一年內我就將三十本的亞森羅蘋看完了,四十四本的遠景版倪匡也都看完了。 *挺*
(註解一下,三大金字塔是千面女郎、尼羅河女兒、玉女英豪。為了對往事致敬,書名都是當年的台版譯名,不知道舊名的人請自己愛查 google )

可是「不讓小孩子看漫畫」這觀念卻是一直傳承下來沒有變。不只我受的家教如此,社會風氣也如此。看那篇範本作文就可以讀出背後暗藏的訊息。為什麼呢。現在我當然知道了。權威的使用方式之一,是決定他人可以讀什麼不可以讀什麼。用權威加官定的道德標準、刻板印象來決定什麼可以讀、什麼不能讀。小孩子要像個小孩子,清純無慾,只可以讀課本和優良課外讀物,不被允許對未知的世界有慾望,不應該享受到大人無法理解或享受的樂趣,換言之,縱慾是少數大人的特權,大部分的成人都被要求自制、禁慾,被預設為清純的小孩當然更不用提。加了心部的「慾」字,當時在我的理解中就已帶著不可明說的情色意味。越是被禁止,越是想試試。漫畫裡當然有色情──如今看來大概都只能算是純情的程度吧。而在那個時代,專制的金字塔從高處一直向下壓,被壓制的父母師長為了遵從社會性,只好再去壓制他們所能壓制的子弟。一切書本的存在皆有目的性,只為達成少數人的目的,合理化其獨裁權利。逸出其範圍者,就加以查禁銷毀。

話說回來,一個小孩子也不是你想管就真能完全加以控制的。巨大多變的內心能量和身體一起成長,能量的暗流如果沒有找到出口就會爆開。沿著「民國 73 年」這個脈絡想,果真想起了很多很多往事,卻沒有多少愉快溫暖的回憶。那些漫長可厭的管制與纏鬥,的確與《1984》裡描述的世界若合符節,而我記得 1984 時,我跑到重慶南路現在在三民旁邊的某大書局(現在是建誠,當時是哪家我想不起來了),抽出遠流版的《1984》來看看裡面寫了些什麼東西,是今年的預言書嗎?結果小學生當然看不懂歐威爾要說什麼,於是就扔回去。經過二十年左右的歲月,我才再次以有耐心並且也深知其時代背景的成人之姿將《1984》 讀完。歐威爾在 1948 寫的《1984》當然不是後來的 1984 的真實現況,但等到 2004 或 2008 ,再想僅憑記憶回想起 1984 時世界是什麼模樣,卻也已然模糊。

如果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讀過的書、發生過的往事都可以在腦袋中歸檔成記憶的圖書館和檔案室,我想那個地方一定如同戰爭過後的圖書館,已經有很多小間和資料室崩毀無法進入,被迫關閉,開放的幾間零零落落,收藏品很多找不到,中間的書頁也被盜毀。

如今也到了有資格管子姪輩閱讀內容的年紀。其實我並不太過問,因為閱讀的模式變了,你特地禁的東西他們未必有興趣看,搞不好反而得加以鼓勵,「管制」這件事本身就令我覺得太過荒謬。從往事中一直想過來,最令我難過的是,過去的我曾經那麼的愛漫畫,就如同該指導文裡說「影響了課業與生活」,ACG 在我而言不止是影響,那是改變了我的人生。如今卻因為種種原因,一年有沒有看到十本都不知道。回想起來,真是對民國 73 年時的自己又羨慕又嫉妒,並且再也回不去。也許再過二十年,我又會回頭來羨慕 97年過著苦日子並欠缺自由閱讀的自己吧。誰知道呢。

再多扯一點點。不知道現在我寫的文章拿到三十年前去會不會被當成範本作文呢?我猜一定不會,因為常文不對題,贅字和廢話太多,又不符合起承轉合的要領,在思想檢查的地方就被刷掉啦,哈哈哈。

| 書本 | 15:29 | comments(0) |

借書

當死煙酒生當然要常跟圖書館打交道(雖然比起敝校圖書館,我好像利用計中的時間更多)。在需要大量使用圖書館的時候,就不能不□□地想,果然還是住台北好。油價騰貴的時代,不用 開車到幾十公里外借書 直接加五十分。

雖然從住所前往 140.112 圖書館,好天氣時騎摩托車十分鐘內即可抵達,使用上也非常得心應手,幾乎可以說是個人專業領域(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內的高等職業技能,但是因為不想付很高額的借書費用,所以最近改用 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不過即使是國圖,書也沒有完備的,此時台北市立圖書館也可加減用,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

今天一早起來就開始跑圖書館。首先是去央圖借某史學專書。如印象所知,大眾向的圖書館,不太有人看這麼冷的書,出版經過二十年以上的專書,仍然新得跟什麼一樣,甚至在人山人海的時候,也沒人逛進那區書架。所以我不但如願借到目標物,還順便借了一些相關書籍,完成後為了怕像昨天一樣,遇上颱風等級的梅雨,立刻過河去北市圖某分館借另一本書。

做研究當然要看很多書,特地來一趟只借一本不太划算,北市圖我有家庭借書證,可以比個人的場合多借很多,所以也是抱了一疊相關書去借。北市圖該分館還沒有自助借書機,是由館員辦理人力借書,而我也很久沒用過北市圖的圖書證,所以該館員大姐要我借她看一下身分證,確認還是台北市民,同時拿出一張表單讓我更新目前居住狀況。我填表的同時,大姐幫我辦借書,順便跟我閒聊。

「啊,都是借民俗研究的書呀?」
「對呀。(笑)」(心之聲:其實並不是喔)
「哇,好久沒來,一次就借這麼多,又這麼厚,光這一本就這麼厚了...」
「對呀。(笑)」(心之聲:啊啊我也不願意呀,這麼多磚頭書,好重,我都快拿不動了說... ><~ )

我寫好了那張記有我身家資料的表單,交給對方,把身分證跟圖書證收好,扛著借好的書離開。

我不記得我拿到北市圖的圖書證多久了,總之該有十年了吧。十年中當然發生過很多事情,跟公家機關打交道,只好照人家的規矩走,資料更新這種小事不值得多提。不過從我會用圖書館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有館員會跟我聊我借的書,就當時的情境來看,是一種親切的表現,並沒有覺得討厭。只是後來想想,還好我會從圖書館借的都是大部頭冷書,不是什麼精美名著或有傷風化、要遮著臉躲在房裡害羞偷看的情趣書籍,不然借書的時候還要被人評頭論足一番,對於我這種個性腼腆的人來說,真是太痛苦了。

忽然覺得,自助借書機真是符合人性的設施呢。如果不要經常因為條碼貼歪感應不到而得去找館員辦借書就更好了。

| 書本 | 17:58 | comments(0) |

抄我的作業,當我看不出來?

一開始是昨天在書店看到麥田出版了繁體版的《利瑪竇的記憶之宮》,回家有感而發的在 twitter 上寫:「剛才差點一時衝動就買下麥田新出的《利瑪竇的記憶之宮》繁體版,好在冷靜的先回來看看... 我果然已經有這本書的簡體字版了。話說我也有這本書的1999再版繁體版,能讓我一直想買不同版本的文字書也只有這一本了。」早上起來,看到 b6s 在 twitter 上問我:「這麼神奇,那麼那一版最好看?」我這種認真魔人,被這樣問當然會想認真回答,拿書出來比對的同時,順手也 google 了一下,想看看別人對於這本書怎麼說的。結果又一次看到了吐血的事情。我大三時寫的作業被抄了。

抄我的

  • 畫紅線是直接抄的地方。
  • 比對了幾家網路書店的書介,可知這應該是由出版社或經銷商內部統一提供,而不是各家書店自己找人寫的,所以抓第一筆書店的圖做比對就好。

    google 真是無敵好用,要寫新聞稿 google 一下就有了是吧。這本書的第一筆資料是我放在我倉庫的 2000年作業:《利瑪竇的記憶之宮》讀書報告,真好,隨便找就有這麼長一篇文章可以抄,死大學生年幼可欺,抄了作者也不會知道,加個兩句自己的話,一件工作一下子就交差了是吧?

    好可惜喔,偏偏我就是會用 google 回頭顧影自憐的死學生,而且我絕不會忘記我認真寫過的文章,就像我在 文字的指紋裡說的,「你們這些吃人吸血的出版/盜版者,為什麼會覺得你們只要把作品換個標題、改幾個字詞,譯者/作者 就會認不得他的心血結晶呢?風格可以模仿,但是文字的指紋你要怎麼消滅它呢?」

    七個以上排列相同的字就是抄襲。完全沒跟我打個招呼,不告而取,可恥。而且還公開到網路上讓作者找到,更笨。會公然這樣抄了就上,大概是傳說中的「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沒關係,既然你都不要臉了,那我當然也可以大聲的說,寫《利瑪竇的記憶宮殿》新聞稿的人偷我的心血去賺骯髒錢。抄我的作業,你準備怎麼補償我?

    | 書本 | 12:21 | comments(5) |

    安心書

    國中要準備聯考時,總拿著一本不久後要小考的科目課本走來走去。那時候事實就已證明,拿書去洗手間跟福利社,只是求心安而已,除非我有本事邊走邊念書,事實上根本不可能看。可是拿著就可以騙自己「我會看的」,就像是一些帶著才會安心的小東西,像手機、錢包、鑰匙、面紙之類,用不用得到是一回事,要用時就有,心情會比較安穩一點。從那時起,帶著求心安的課本就被我稱為「安心書」。

    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很可恥地,到現在我還是拿著安心書走來走去。當然於今狀況不同,隨著年歲增長,我的集中力和讀書能力也增加,所以多少可以看一點,一本字數 271k、335頁的作業書,就在拿來拿去之中快要看完了。但是總覺得拿來拿去實在很重也很笨,既然明知道帶出去可能只有上菜前的五分鐘會看,何必為了五分鐘拿一本攜帶不便的書。

    但是今天我還是帶著安心書來上班了。並一如往常地覺得我很笨。 -.-

    ======
    【鄉民訊】高中時,有同校同學,亦即正值青春年華的妙齡少女邊走邊看書,因為看得太過專心,沒有注意路況與紅綠燈,在過校門口的馬路時,被大型黑頭公務車撞死了。所以邊走邊看書很危險,好孩子不要學。
    --
    update: 本文感謝 610 長輩指正誤植 m(_ _)m

    | 書本 | 09:25 | comments(5) |

    anobii 改介面

    剛才發現 anobii 改介面了,很快把玩一下,簡要記錄如次。

    用了很多標籤雲。我想大概是它資料在搬遷中還是怎樣,部分和我相似的書櫃,以及在追蹤我書櫃的名字不見了。消失的書櫃中剛好有朋友的書櫃,於是剩下的全是陌生人。這樣會覺得舉目無親好寂寞。

    比較新穎的地方是會有朋友最近上傳的書列表,這還不錯,可以看松鼠們 PK 。

    現在也可以明白的拒絕別人成為我朋友。如果可以拒絕不想接受的人的追蹤就更好了。我認為,如果是愛書的自然人,大家在網上交流不錯,所以大部分陌生人加我為朋友,我不會拒絕,不過書店就不要自己送上門來了,我不樂意用我苦心收集的藏書幫你做你進書的參考,來幾次我就會拒絕幾次。而且我的書架跟某某書店相似,這不是廢話嗎?書店的藏書量沒有比我多那還真奇怪,無法不覺得對方勝之不武。反正在列表裡看到有書店都讓我覺得不悅。

    速度沒有明顯的提升,也還是不能看他人,以及和他相似的書櫃裡有哪些一樣的書,這樣不能滿足松鼠的 PK 欲啊 :o

    所以 anobii 應該還有很多地方要努力吧。

    | 書本 | 00:20 | comments(0) |

    《從台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

    3/17,我跟修同一門課的同學被動員去參加老師的新書發表會。因為出版單位有修課同學在內供職,所以上週六得到了同學回饋贈書二本,作為對我們前去參加的人的謝禮,這本書即是謝禮之一。今天在家因為功課寫不出來,就拿出來從第一頁看,因為內容不多,很快的就看完了。看完感觸甚深,不能一一細寫,概略寫一下感想。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0:07 | comments(1) |

    《背著電腦,去歐洲流浪》

    民國87年春夏之交,我在台大對面的黎明書局附設迷你編輯部工作。因為書店人手不足,女老闆叫我下去樓下的書店幫忙。讓我這種書呆子進書店或圖書館工作,無異酷刑:想看又不能光明正大看;心癢難耐卻無法食盡眼前群書。那時書店平台上有一本新書的書名吸引我的目光:《背著電腦,去歐洲流浪》。

    印象中那本書放在第二排平台正中間位置,所有人要來櫃台結帳一定會看見它,所以賣得不錯。既然會記得這本書放哪裡,我一定有信手拿起來翻過。但為何那時沒借回家讀完?我認真回想了一下。除了當時為生活奔忙沒時間外,它的內容對當時被現實綑綁住的我來說,不管是筆電或歐洲,都是太奢侈也太遙遠的事,就難有共嗚了。至於 作者大人 ...對當時的我而言,當然也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XD

    或許是一種機緣,從看到這本書的夏天開始,我的人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顏色。歐洲,筆電,作者大人,對如今的我來說都不再是遙遠不可觸及的事了。但是這本名著我卻一直無緣拜讀,一直到今天來 OP

    照說,我今天是為了不想讓自己備課備到睡,所以才跑來這邊想參加 happydesigner 聚會。不過今天的活動或許因為宣傳得晚,人太少了,所以就自動變成了大家一起在咖啡廳裡工作。(不得不說,這真是一種值得懷念的生活方式)。然後,我突然在 OP 的書架上看到這本名著。既然我後來真的帶著筆電去過了歐洲,跟作者大人也不再是陌生人了,當然該看看朋友的作品囉。朋友圈中,難得有人寫了一本不是講高科技所以我看得懂的書。 XD

    happydesigner

    一邊看,一邊想起了過去許多旅行的時光。幾年前,當我體力還不錯時,我確實是揹過被我暱稱成小李子(sumomo)的 libretto L2 到處跑。即使 sumomo 現在只能做為備用機,它從出廠以來至今飛越的海洋,一定比很多人一生所走過的路還多。我在其上寫下了許多不置身其境就寫不出來的文字;一邊走一邊拍下了許多許多的照片。我還記得,當我帶著 sumomo 到 威尼斯 時,在旅館屋頂那個對三個人而言寬廣而低矮的簡單房間裡,我想起過這個書名。看到書中燈兄比對生活/旅行在各國大城的感想,才想到我不知不覺,也在號稱都市的山林中生活超過五個月了。我從來沒有在台北以外的地方生活過那麼久。我總是在週末為了公私兩方不得已的理由回台北。說久並不是真的久,說不得已,也沒那麼委曲,反正人總是想離開自己正置身其中的地方,等到不擁有了,再來追念。

    書看完了。雖然隔了十年,所以跟今天我所認識的燈兄口吻不甚相同,但就像燈兄本人一樣,他的書也給了我相當好的啟發。因為今天看完了這本書,明天的課,我打算從「一個人在世界之中旅行,為他在意的課題找註腳」跟同學們開始聊。 :)

    | 書本 | 21:53 | comments(6) |

    《地下鄉愁藍調》

    我看完了,但想講的是跟搖滾無甚關係的事。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10:22 | comments(0) |

    東京夢華錄

    上週想起了2002年讀完的《洛陽伽藍記》,覺得應該交互參照一下,於是取出自2004年國際書展時買下,一直沒看的三民版《新譯東京夢華錄》,用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21:39 | comments(3) |

    aNobii 的統計資料

    年末年始之際,整理回顧今年的作為,如同儀式一般。這兩天在住所整理 aNobii 的書櫃,初步先把離我比較近、拿得到的繁中書 isbn 鍵入,堆得太裡面無法輕易拿到的部分暫且算了(事實上是半夜被從50公分高處掉落的書角擊中腳指關節,當場淤血,疼痛難當,熱情完全熄滅),加以我大概還有數百本繁體字書在實家,時間有限沒辦法連那些都整理,等以後如果看到別人有,或是哪天心血來潮想殺時間時我再加。

    因為今年看過的書大多都不會馬上流到書櫃的最裡層(神秘黑洞區? XD ),會在手邊拿得到,與放在實家的松果無涉,所以由 aNobii 算出來的今年總閱讀量,數字大致可信。
    --
    你已完成 27 書 在這一年, 總數為 6704 頁( momizi 備註:非自己買的漫畫不在此統計內)
    正在讀(21)
    --
    正在讀的書如果有這麼多,再想想我今年看過的漫畫數,表示還有不知道多少隱藏的頁量沒被統計到,總之,今年是很努力讀課外書的一年。不過反過來說,從這個「正在讀」的數字,多少也反映我個人的部分性格便是。 XD

    回想起來,今年十月以前都算是有精神看書,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畢竟如果像現在白天精神整個被榨乾,下班只能躺平休養當廢人,所能看的書量就會急速下降。但是在沒辦法看書的時候,以前花時間精神背書的價值便會浮現。這點離題已遠,改天另起一格來寫好了。

    | 書本 | 11:20 | comments(0) |

    網路書櫃

    之前雖然有用日本的 booklog 整理日文書,但是不能輸入中文書總覺得很遺憾。至於台灣的幾個網路書櫃站如 羽毛booker.tw 雖然我都用了,但都覺得輸入一本書要點那麼多次滑鼠太傷手,不能批次整理(輸入)太累,我擁有加看過的書絕對以千計,哪有辦法這樣慢慢點,就沒有那麼強的意願去使用。而且之前試驗過,以羽毛為例,很多從我實體書架上隨便抽出來的書,他們的資料裡都沒有,還要我自己建議他們,就算原先有使用的熱誠,被磨光後就意興闌珊。至於簡體書,我趁著總數還沒有超越日文書的時候先整理了簡單的資料表,放在私人空間裡使用,但不能整合在一起,總是不太滿意。

    愛看書又有在用 Hemidemi 的人可能會注意到,這兩天多了一個書櫃網站
    aNobii: 我的書櫃
    ,於是我也註冊了一個帳號試用。aNobii 可以匯入我在日本書架的內容,繁簡體書資料也可以批次整理,這讓我覺得蠻好,所以就先把所有的日文書都匯入了,中文書有空再弄。希望這次不會再失望了。

    | 書本 | 13:08 | comments(3) |

    薩拉馬戈書友會

    以我居處距 小小書房 之近,照說我應該是可以常去走走的,但是實在有太多的事情把我的心思、時間與精神蠶食得一點不賸,使得我獨處的時間成了完全的繭居生物,只想什麼都不做地癱在房裡。此外說來慚愧,我雖然號稱是文學院學生,卻從不曾以讀者身分參加跟文學有關的活動,反而跟網路相關的活動參加得還比較多。然而參加人數少的活動,表示有開口說話的可能,老實說,我不擅於在聽眾超過三人的場合開口報告,因而十分猶豫。一直到了活動當天傍晚,亦即昨天(11/25/06),我才確定自己有時間去參加 薩拉馬戈書友會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16:04 | comments(1) |

    入手《心靈史》

    我一直覺得宗教熱誠是我所無法體驗理解的情感,因此對於描述殉教激情或是對神佛仰慕之情的內容我都很有興趣,不知不覺間,讀了相當多的宗教相關書籍。會想要收《心靈史》,一開始是因為讀《小說家的十三堂課》,所以對這本書有了興趣。找書本來就是我的職業技能之一,只要我打算找什麼書,十之八九可以找到。但是很遺憾的,當我知道有這麼一本書時,它在海峽兩岸皆已絕版,好在敝校圖書館有收繁體版,便去借來看完,網頁版也抓來存在硬碟裡,但這和自己擁有一本書的感覺還是有差距。

    剛才與家人去文化城區部旁邊吃飯,飯後去逛舊書店,意外見到這本書的繁體版,趕快牢牢抓著抱在胸前,深恐再次失之交臂。每次做出這種事都會覺得自己很好笑,又不是在逛同人誌特賣會,幹嘛要抓得像是怕人跟我搶似的,但身為松鼠,又沒有辦法克制與收藏欲並存的獨佔欲。總之歡天喜地的帶回來了。 :)

    | 書本 | 21:41 | comments(2) |

    《小說家的十三堂課》

    這幾年因為興趣加一點點的宅意識作崇,而讀了些名家對經典作品的解析或演講錄。為了避免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如果不是課業所需,通常我會先看其人的作品,看過覺得不錯才去讀,《小說家的十三堂課》是其中一本。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0:48 | comments(2) |

    《過於喧囂的孤獨》

    Yang799 兄的力薦之下,去政大書城灑了一本聞名久矣的書──《過於喧囂的孤獨》回來看。看完的第一個感覺:不厚的書真好 *爆*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13:23 | comments(0) |

    華氏451度

    昨天半夜一口氣衝完,不厚的書真好。:)

    聽說它的大名很久了,新譯版入手也一段時間了,但是經典通常如堅果,真正有趣的地方必須打碎了殼才吃得到滋味。所以我買來後只看了幾頁就停了,隔一兩個月後才重新看完。

    我很慶幸自己是在成年且稍微有一點閱歷的時候才看它。如果是小時候看,大概就會像看《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樣,完全不懂他到底在煩什麼。又或許會像 1984 年時我去翻了《1984》,結果看不出它到底跟真實的 1984 年有什麼關係。 orz

    年幼無知的錯誤就別管了,簡單說一下讀後感。某種程度上它不愧為經典,讓我特別有感覺的是愚民教育與政策,「無知生罪孽」就是這麼回事。更可怕的是拿來對照一下我們的生活、教育與媒體,任由國家的愚民教育把小孩變笨、讓人失去思考能力,只會順從政府;以及為了衝收視率,電視台現場轉播追捕人犯、捏造逮捕到犯人的場面,用不實的罪讓無罪的路人成為替罪羔羊。好熟悉的場景。

    如果再順便拿來跟《20世紀少年》對照一下就更妙了。把「朋友」的行徑放進華氏451裡來看,就會覺得「朋友」紀元裡玩的愚民與思想控制的把戲,都是人家大師早就想到的事。我等紙本版出來,再來看賢知或神乃如何放火。 :)

    接著可以來挑戰《美麗新世界》的藥物控制...不過要先把它從書堆裡挖出來才行。 orz

    | 書本 | 23:18 | comments(0) |

    福澤諭吉說

    有時工作中會有零碎的等待時間,又不能 / 不便多工處理其他事務,就拿研究室書架上的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著,不知不覺間,我將 《福澤諭吉自傳─頑童》(楊永良譯)看完了。看到後面他對清末中國的的感想,我真的覺得很感慨。節錄部分於下。

    「中國人所要的,究竟是國家的政府,或是政府的國家,我想中國人自己也很清楚。」

    真的嗎?真的清楚嗎?從福澤諭吉寫這本書的時代至今過了快一百一十年,今天我再看他寫的諸多文章,不時要覺得,這一百一十年中,世情根本沒有什麼改變,人性也沒有什麼長進。

    | 書本 | 18:17 | comments(0) |

    如何不買到重覆的書?

    在大部分的事情上,我常會迷迷糊糊,但只要遇到書本就不一樣。除非有重大改版或為了收藏的願望而多收一兩個版本,在買書這件事上,我從來沒有買過重覆的書,簡直像特殊才藝一般,頗令我自我感覺良好。 XD

    繁中、日文書我都有不會買到重覆的書的自信,因為這兩個地區的出版品對我來說都不便宜,如果不打算好好地看完,就不會買。何況看繁中書籍的管道又不是只有買來一途。但這兩年為了收集寫論文可能用到的書,大量進了許多史學類的簡體書,既然做為資料書,就只先松,等需要時再看。這樣我的腦海中沒有建立相關的書資料,面對書店裡的書時,常會迷惑:「我到底有沒有這本書啊?」

    (以下是敗家松鼠的雜唸,請慎入...^^| )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2:48 | comments(1) |

    《垂死的肉身》

    我覺得好看的小說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讀起來欲罷不能,忘記時間流逝,討厭任何事情打斷閱讀的樂趣,恨不得趕快看到結局或下一本;另一種是又愛看,又怕看完沒得看了,閱讀中的震撼太大,不得已要時時停下來做點別的事,靠分心一下來平復,好像小孩子看鬼片又愛又怕,邊遮著眼邊從指縫裡偷看螢幕那樣。這本 《垂死的肉身》,我歸類於後者。

    這是本值得尊敬的情色文學,譯筆也堪稱流麗。年輕異性散發的迷惑感與吸引力,本不是只有《羅麗泰》才能訴說一二。這本書一直到結尾之前,彷彿是用另一種方式在寫渡邊淳一版《失樂園》,當你完全和大衛的精神合而為一,就會知道《失樂園》裡的凜子說「好可怕」是在可怕什麼;但論因為情慾而衍生的父子愛恨交織,以及基因、遺傳的作崇,則又覺得此書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的描述兩相對照,堪稱雙璧輝映。

    很久沒有看過什麼作品是每一個角色裡都可以找到部分我自己的影子了。那些說不出來的情緒、感覺,以及在心裡盤旋久久,始終找不到答案的問題,看到菲利普‧羅斯三言兩語就表現出來,其震撼用「穿胸而過」來形容也不為過。今天看完第一遍,看完後很高興地想,我現在記性沒那麼好了,而且它又不厚,所以如果隔一段時間再看這本書一兩次,應該也不會為內容已知而感到無趣吧。 :)

    假設這裡有個寫作比賽,參加者都是了不起的作者,並讓大家都寫一樣的主題,則年輕作者的優勢在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情色與色情的分界點很是模糊微妙,如果一路只是見青就啃見妹就推的情節,大概隨便一個有意願寫 ss 或 YY 小說的人都可以寫。但是生命的重量感與世事無常之感,卻必須靠年功才能體會。體會是一回事,如何表現得宜、如實傳達給讀者又是一回事。決定作品類型與深度的最後一個關鍵,我想,就在於年齡給予的生命經歷,與作品後傳達出的作者學識、思想深度吧。

    只是我一邊看不禁一邊狹促地想,如果把男女主角的性別對調,變成70歲的老嫗與她 32 歲垂死的愛人,不知這本書還情色得起來嗎?

    | 書本 | 19:06 | comments(0) |

    正在讀的書?

    近來看到不少人的 blog 上有個 plug-in "Now Reading",看得我很有興趣。跟人聊最近在看什麼書是個很好的話題種籽,而且說不定可以意外找到同好,排遣獨學無侶的寂寞。但是問題來了,當我正在全心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然不會同時正在看什麼書,那所謂「正在閱讀中」的書,到底是如何「正在」?

    書沒有一口氣看完,下次再看很可能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但是我現在看書的速度沒有小時候快,什麼書都沒辦法一氣呵成地看完了,台灣有聲書不發達,所以我很難像史蒂芬金一樣即使開車也聽有聲書。而且中文的美不僅止於音調,還有字型的結構與文字間的搭配組合,沒看到字,在罕用詞出現時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在唸什麼。

    好像扯得太遠一點。總之我想了想,如果我要提所謂「正在看的書」,應該是「近期正在慢慢看的書」吧。再怎樣也回不到小朋友時代一天看完三百頁的書的時光了。如果要定義成「放在床頭或桌上伸手可及的書本」,那我住所與辦公室身邊一公尺以內都有超過三百本以上的書,這怎麼可能「正在看」 :o

    唯一會被我連續看的書大概就是我包包裡的那本書吧。任何女生都會帶個包出門,我的包裡幾乎一定都會放一本日文的文庫本。不是不喜歡中文書,就只是為了文庫本多半輕薄短小,隨身帶很方便,又不太重。同時,雖然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書,但總會用日文書店的紙書套包起來,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在看什麼書,這是在日本生活時養成的習慣。

    日文文庫本方面,我剛看完了 這本 深奧幽玄的書,現在換成較易用坐捷運、等上菜之類零碎時間閱讀的 這本。此書入手多年,但是放著沒看完。以前年紀小時對平家物語興趣不夠高,也許是因為十幾年前我看的是台版平家的節譯本,當時很難看出趣味,所以已在我搬家時捨棄。當時基於松鼠習性,雖然不是很有興趣,還是鬆了 文言註解本(上下) 和這本書意思意思。其實我根本不記得我到底看完沒有了。兩三個月前,我開始看1994年的大河劇「義經」,但看到29集就斷頭,心中不樂,於是回去實家把周作人譯的簡體版挖出來帶回住所看,同時也挖出了我喜歡的永井路子所寫的這本《平家物語裡的女性們》,便帶在身邊慢慢重看。

    另外,要說放在床邊,正在慢慢以平均一個月10~100頁的速度閱讀中的書還有《史蒂芬‧金談寫作》(新版,快看完了)、匪版《帶著鮭魚去旅行》、《右手左手》、薩拉馬戈《修道院紀事》(匪版影印本)。:)

    | 書本 | 14:26 | comments(0) |

    日文書二三事

    不久前寫過,我弄了一個日文書的 web 書架 ,靠著這幾天對整理的熱血,盡量把我大部分的日文文字書放上去。當然仍未能將我全部的藏書都放上去。漫畫只隨意放眼前看得到的部分,疊在實體書架深處的放棄建檔。因此在 web 書架上,我的漫畫看來不是很多。看自己的實體書架便知,我漫畫的收藏量絕對遠遠超過文字書,用整套整套的漫畫填充 web書架不僅勝之不武(?),而且下班回家應該要休息,就不要再用key-in 資料操自己了 ^^|。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2:31 | comments(0) |

    書架2.0

    延續萬物都 2.0 的話題,今天 2.0 的東西是書架。 XD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14:09 | comments(2) |

    圓圓曲

    我第一次讀 圓圓曲,是某回國中國文考閱讀測驗時,猶記讀冒頭首段時大為驚豔,但因為當時老師只節錄頭一段,又是沒 google 的年代,所以只能把開場八句背起來,留著日後當線索。後來唸大學國文時真的讀到了全文,卻覺得第一段的氣魄跟後面的軟趴趴實在太不連貫了,簡直像兩個人寫的。回想起國中的閱讀測驗,覺得當年出題老師只錄首段,甚為合理。所以我到今天還是只會背頭八句跟後面一些比較漂亮的句子。

    但是當我最近在 google 上找「圓圓曲」的時候,同時也看到了一些神秘的東西,經典好例是 圓圓曲與紅樓夢,此文跟 紅樓夢的神奇真相 應該不是同一個作者,但是一本史書寫到可以比春秋還難看出在說什麼,兩位作者能讀出弦外之音到這種程度,一定是勤發正念的結果吧? @@

    另有昔日讀《影梅庵憶語》的一點點心得:1642年的籤詩

    | 書本 | 01:08 | comments(0) |

    春江花月夜、枕草子以及等等

    我大約從十四歲左右開始自學日文。小女孩不理會父母反對及聯考壓力,做這麼出人意表的事,當然有個契機。當時我看完了大和和紀畫的《橫濱故事》,瘋狂著迷之餘,就想找同一個作者的作品來看。在那個沒有一家盜版漫畫出版社會放作者名的時代,我日復一日在幽暗的租書店中翻找,終於發現了伊士曼小咪/金歡樂(後來的大爛)出的小本漫畫《春江花月夜》。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23:59 | comments(5) |

    世上的每一日早晨

    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得空再去書店把《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這本小書看完。它是應該要靜下心來慢慢反芻的小說,是以不適合用輕小說的讀法,不用大腦地看完。故事中韶光流逝,立在書店中緩讀,像乘火車越過陌生荒野,書裡頭的人們聚了、散了、老去,猶如旅途中看到浮動的景物光影,你看見了,未必景景烙心,記得一些、忘卻一些,列車至終點,故事告終。著意想寫的是時光片段中生命所承受的重荷吧。用推量詞是因為自覺尚未得其神髓,但是大概也沒有太多氣力去重讀了。

    一日早醒,情思渾沌,躺在床上望著初升陽光,腦中莫明所以地反覆轉著兩句話「世上的每一日早晨」「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它不是我最近熱衷於閱讀的書,但這兩句話卻在那瞬間在我心頭觸動某種情緒,所以我才會執意看完它吧。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22:00 | comments(0) |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約一個多月前在這裡讀到了譯者充滿深情的譯後感,遂期待著看出版品。近日真的看到了,是本小書,要價200。稍事翻閱後,覺得跟期待大相逕庭。大概我期待的是看見我自己想像中的書吧。固然我還沒有真正用心去讀過它,可是做為讀者,翻閱瞬間的感覺決定了是不是要繼續看下去。好像沒有到讓我想要帶回家慢慢看的程度。所以等我比較閒一點的時候,再考慮是否要通卷讀畢好了。

    倒是,昨天去整理頭髮時突然想到,如果「今宵好向郎邊去」,下一句似乎可以是「日出時讓悲傷終結」,故事也略有暗合之處。不過,因為夜裡徒然守孤閨,所以日出時依然失心。

    | 書本 | 21:06 | comments(0) |

    松鼠與松果

    ~(偽)今文說文解字:松鼠,一種會囤積堅果,包括松果做為食糧,住在樹上的小動物。松果,松鼠的囤積物。「松」,本為植物名,會結松果,在松鼠圈中轉為動詞,意指囤積、儲存。~

    今年年假沒去玩,也沒去逛書展。一方面是最近天氣持續溼冷,加以這半年來體力急速衰退,放假除了外出用餐,我只想在家當小貓,去哪裡都覺疲憊。另一方面,以前為了工作已經去過很多次書展,我非常怕吵怕擠,又無搶購的嗜好;再以讀者的角度,我要折扣書毋需到書展,珍奇的資料用書,書展也未必會有,所以今年毫無去逛的動力。看看書架,去年買回來的書,還有一落沒看完呢。這年頭,看到喜歡的松果若不及時帶回家,很可能以後就再也找不到,這是件非常不幸的事。但我自小的習慣是,得到一本書就一定要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都看完,書沒看完是奢侈浪費,因此不免對此事耿耿於懷。不過既然書本是松果的一種,松果就是要囤起來慢慢吃的!再經請教藏書破萬的老師,吾師云:「藏書不必全部看完,你只要知道資料在哪一本書裡,找得到就好。」既然大長輩松鼠都這麼說了,那麼我這種晚輩松鼠就毋需介懷,對於那些總量不到收藏量 10%的沒看完的書與影片,心中的罪惡感可以小一點。

    天下松鼠百百種,像我這種主攻實體松果的松鼠,就需要面對幾個現實的問題:妳有多少空間可以囤松果?用什麼技巧來整理松果?搬家時,松果如何處理?

    松鼠們必然會有一些不願示人的松果,不論理由為何,妳需要將它收藏到別人看不到、自己找得到的程度。一旦收到連自己都找不到,那就跟掉了或是沒入手無甚差別。不在自己管轄之內的收藏品還能算松果嗎?此為松鼠失格。我目前也是松鼠失格狀態。因為空間問題,當年不情不願地把十分之九的收藏送回父母家,僅帶了十分之一過來住所,但是因為工作地點入手便宜匪書極為容易,敗起來一點也不痛,以致住所松果不止結滿枝頭,還落果,對於愛惜松果的我而言真是傷痛。

    今天氣力稍微恢復,我決心一定要把松果櫃重新整理。首先考量的是,為了避免父母帶道德批判的突擊檢查(就此點而言,我實在完全沒有脫離內心小孩的階段),所以不能在房間以外光明正大觀覽的一切收藏品都有技巧地收在不顯眼的地方。其次,書要稍微分類。史學書與常用資料書放在最易取得處,如此除了可以掩父母耳目(他們看到這些比核桃更堅硬的松果,若非露出欣喜的表情,便是逃之夭夭),此外若是來了好奇心過於旺盛的訪客(雖然幾乎是不會有),也可藉此法誤導之,避免對方企圖以看書架判斷主人是個怎樣的人。

    再來是文學與數術類藏書。先將開數多半接近的華文出版品視為同一群,預先分好書的性質,同類型的收在一起,再將書分成 1.已看完、2.正在看,或常要用到的參考書、3.很想看但不是那麼快有空看、4.可能要很久以後才會開始看或重看的松果。本來應該還有一個 5.自己的作品,但我沒把作品帶來住所收藏,姑且擱置之。把2、3放在史學類附近,也是為求容易取得,1、4則盡量調出空間來放,剩下來的是大量日文文庫本,也按上面的要領置入櫃子裡。矮的書放前排,高的放後排,以利知道後面放了什麼書,如此便救回大量書櫃空間。

    有件事我滿得意。自我有能力自己買書以來,除非有意收不同版本,或偶然遇上舊書已毀,需要換成新書收藏以外,還沒有買過重覆的書。至於我到底有多少書?我不知道,就像我的頭髮雖然稀薄,我也不會想去算自己到底有多少根頭髮。松果嘛,它存在的意義應該就是要給我知識或快樂,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 書本 | 22:20 | comments(3) |

    過年完食

    因為工作後極難有完整的時間啃完一整本書,所以更顯得「看完整本書」這件事可貴。看完三本書,附簡單感想於下。

    1.盲目:
    薩拉馬戈真是太厲害,他可以把一個平凡人為什麼值得尊敬寫得那麼具體,而把大家喜歡拼命添油加醋的暴力血腥畫面用那麼簡明平靜的文字來抑住煽情的危險,而讀者看了猶覺欲罷不能。可是這樣對待自己的主角實在太殘忍,換成是我,我大概沒那種膽寫吧。證明我在寫作上確實有懦弱一面。但,畢竟我不是他,我只能是我自己。

    2.雙重火焰: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萬花筒,可是這個萬花筒不會讓我看完以後除了景仰的目炫以外什麼也不留下。許多令我感到哀淒痛苦的世情真相在作者筆下有了較可以接受的說法。

    3.疾病的隱喻:
    當代隨一才媛以傳福音的熱情告訴八零年代的大家,病人不是因為心情不好、內在黑暗、智能使用過度之類的理由才被癌症悄悄入侵,不應該用疾病來對病人做道德批判或給予精神壓力。不過她的想法終究是奠基在西方式觀點上,東方式的想法,就會認為是因果應報、業障之類的命定論來看待病人,而且這種看法到今天也還沒有消失。書裡最直擊我心的一句話的話是:「我到底還有多少時間生活/寫作?」我也想知道,但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誰都會死,但是誰知道那一天何時會來?不久前蘇珊桑格塔因第二次癌症病逝,在哲人日已遠後看完這本書,更覺世事實在諷刺。合掌。

    | 書本 | 01:42 | comments(1) |

    書本二三事(1)

    想寫很久了,沒時間沒體力沒心情實在是寫作的大敵,不能寫就如同翅膀硬遭扼斷,想飛也飛不起來了。

    近頃讀書略多。中秋節當日(9/28)一氣讀完柯慈的《屈辱》,堪稱成為社會人以來的奇蹟。似乎得要被困在一個地方,用雙足無法歩行離開,才可能做到一次讀完一本書。當然也是因為《屈辱》是本小書,方能在三小時内看完。嚴格説來,我不是一次看完的,中間曾經停下休息,外出沿河畔柳蔭散歩。因為我實在負荷不了書裡傳達出來的痛苦了。

    《屈辱》是典型的,會令我一邊遮著眼,一邊從指縫中窥看完畢的作品。書裡的主角很像我所識而又陌生的某人,或許是作者,或許是譯者,或許是我自己。主角的困境很可能是有感情有學識的人難免面對的困境,我尚未活到那個年紀,卻已十分體會書中所描寫的,關於老去的無奈、欲妥善處理情欲卻不可得的困窘、別人不能處理好自己的七情六慾,影響到自己或至親的生活,造成各種悲劇與災難。若再以民族情感黑白對立這種角度觀之,就會看到更多無奈與苦痛。迷宮沒有出口,只連接了叧一座更痛苦的牢籠。你很難去説這種痛苦有同伴真好;仿效奧利金自宮,不表示你就能把你的心與感情也一併挖出來捨棄。你如果能從一本書裡感受到作者是在挖他的心給你看,曾經有相同傷慟的人,怎能無動於衷?

    無邊際的黑夜從心底漫延開來,包覆眼中所見的世界。沒有盡頭的痛楚。我只想知道,除了忍受現實的殘忍無情,有沒有其他的閃躲之道。然而就像張愛玲一樣,柯慈也沒有為筆下人物安排解脱之道。也許是因為,在這些受自己他人折磨的作者們心裡,知道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叧一回事?

    | 書本 | 19:32 | comments(1) |

    粗讀《波多里諾》

    昨晩終於把《波多里諾》看完,感覺上不如前作好看?

    固然大師擅長的中世紀基督教思想與專有名詞漫天亂舞,他擅長的歴史故事、人物互動、偵探小説式寫法也一樣出色,可是顯然大師不太擅於寫奇幻,又或者是他要把波多里諾的經歴壓得更像謊言一點,所以就讓那些奇幻式的第二歴史平面化了?

    hum...很難猜透大師的本意。不過太認真就會中了他的招? :p

    以我有限的讀書,只看出腓特烈的個性是仿《査理曼大帝傳》,波多里諾在第二世界裡的經驗是參考希羅多德《歴史》,另外譯文有過於英文化的問題,句子讀來不順也就算了,有的歴史名詞譯得很奇怪...不能看原文真苦。(考證癖發作 :p)

    另外,小説看到第四本,可以歸結出大師喜歡的橋段是什麼了。^^
    這是做為讀者的樂趣,身為作者,想必也會高興讀者用心讀自己毎一本作品。 :)

    | 書本 | 17:38 | comments(5) |

    0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Profile
    New entries
    Archives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
    Mobile
    qrcode
    Links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