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夢華錄

上週想起了2002年讀完的《洛陽伽藍記》,覺得應該交互參照一下,於是取出自2004年國際書展時買下,一直沒看的三民版《新譯東京夢華錄》,用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

一開始還讀它的註解、注音與翻譯,後來越讀越覺得實在太慘了,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本子啊?三民拿大陸的本子來改成繁體字,很多地方很不符合我從小習得的國學常識與訓練,例如「藥」字的注音,這本書全寫成「越」,我實在不知道這是怎樣,這在中國是正確的發音嗎?又例如,商「行」,我從來都是唸「航」,這樣唸就知道是指商店,但是這本書多半注成商「形」,一開始我還想是不是我判讀錯了,最後我決定還是相信我自己的國文程度好了,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再看翻譯,我記得我小時候考翻譯時,如果沒有把整句改寫成現代白話文,扣分扣很重,而這個本子白話語譯居然常常直接抄正文的句子與名詞,我沒辦法自己讀得順的地方,它也譯不出來,既然這樣,那我幹嘛還看翻譯?即使注這本書的人是我本家,也沒有什麼必要支持它。大概只有解析的地方寫得還可以,但是很多地方對我來說已經是常識了,特地花時間去精讀頗覺浪費。最後終於放棄逐字精讀,概略讀一下正文,當做知道一下這本書裡有什麼內容而已。正文不太多,用了一個週末粗讀便完食。

只讀原文的話,就會深深感到孟元老對汴京的追念之情。大約是南宋初年的「在汴京生活的一百個理由」那樣吧。XD

雖然因為此書是孟元老的追憶,靠後見之明可以抓到他這本書許多不可信的地方,但是在生活細節上則不妨參考之,裡面記了不少生動有趣的材料,例如不同工會間的布匹銅錢兌換率。而以前上宋史課時有一些小問題百思不解,看這本書後可知道當時的人自有解決之道。對於創作或研究宋人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都是好材料。

同樣是在講城市,不妨把《洛陽伽藍記》,《東京夢華錄》與《看不見的城市》擺在一起讀,前二者是同樣的情懷,後二者是類似的背景時間,不同人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一座城市,寫出的內容可以如此迥異。前二者如果想看易讀一點的版本,時報在民國70年出的青少年經典系列很不錯,不管是當年的口袋書版,或是25開版,現在都還找得到,雖然我不看白話註解也無所謂,但是有插圖,尤其是當時人留下的城市地圖,對讀者而言是很好的,無論如何都比只看一堆字,就要設法在腦海裡畫 3D 地圖愉快多了。在書店裡看了一下時報版的「東」與「洛」二書,東京夢華錄幾乎全是白話文,譯文明顯比三民版的好很多。而洛陽伽藍記裡的翻譯,則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為文化貢獻的熱情。想想民國70年我的年紀,我好像是他們那時的主客群,可是卻過了這麼久才被打到。我想,改天我可能會去敗起來,當作是參與感吧。 XD

| 書本 | 21:39 | comments(3) |
Comment

歷代經典寶庫,嗯,確實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種為文化貢獻的熱情」,那套書當年讓時報成為出版界人人稱羨的對象,可惜主編如今已遠離台灣,當年的執編,我的第一任老闆,也告別塵世久矣。典型似乎沒有人可以傳唱(嘆)。

2007/01/16 10:58 PM, from oc

everything means nothing?

2007/01/21 1:50 AM, from Banshee

To 老貓:
那套書能成為傳說中的書系,真是令人羨慕。我常覺得這年頭的出版社在商言商到完全不像個文化事業,當然也看不出來什麼責任感或熱情。我有時會想,出版界的大環境惡化,到底是社會共業、自業自得,或是其他複數的原因?

to Banshee:
??
那句註腳是一首歌的歌名,"Everything means nothing to me"。

2007/01/23 9:55 PM, from momizi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Cookieに登録?
Trackback
url: http://momizi.z6i.org/mt/mt-tb.cgi/3363

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