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童謠」首話觀後小感
以前好像有提過,我之所以熱衷於看朝鮮古裝劇,是因為我對中、日古裝劇的時代背景大致算熟,邊看邊罵很妨礙觀賞樂趣,所以就改看相對比較不熟的朝鮮片,也算換個口味。
從台灣開始會播韓國古裝劇以來,只要我時間許可,能跟著電視看的幾乎都看了。不過有一些實在太長或亂七八糟的片就不勉強,或是有特殊狀況也沒辦法。像「女人天下」是因為跟四代「張禧嬪」打對台,我選擇了看「張禧嬪」;「明成皇后」則是實在長到我沒有辦法天天跟 (128集 ~_~),所以只能加減看,厲害的是,隔一段時間沒看,劇情都還看得懂。 @@"
又比方去年的「海神」,因為跟我預定要研究的題目相關,本來很有興趣看,結果很不幸就是因為太相關了,我沒有辦法忍受看到明明背景是唐代中國的片,居然出現了「江蘇省總督」「銀子四百兩」這種騙不懂的人的內容(意思是說,唐末不應該出現這種明清時代才出現的名詞),所以後來逐漸就放棄看了,但努力趕到電視機前看完整的最後一集,以示有始有終 :o
韓國人的古裝劇似乎會有固定的劇組,我對拍「商道」、「醫道」、「大長今」的這個劇組印象很好,尤其寫劇本的人夠聰明又認真(看她喜歡寫的主角類型就知),所以給他們額外加分。不過他們只要演到中國的內容就亂七八糟,鬼扯連篇,扣分。
這幾天看公車廣告,看到又有新的韓國古裝劇「薯童謠」,名字很奇怪,認真一看,居然是我很有興趣的朝鮮三國時期的內容,又強調是拍大長今的劇組,這樣我就有動力看了,於是今天很努力地看了第一集。
目前為止劇情沒什麼好挑的,畢竟才第一集,目前的感覺尚可。細節...我對片中演的太學比較有疑問。印象中朝鮮的太學...不是那個樣子的吧?就手邊的書,找不太到能明確肯定這種機構存在的資料。我以為那是三韓還在崇尚扃堂或花郎道教育的時代,姑且不論到底出現沒有,既然是學中國的體制,怎麼會把培養貴族官員用的太學演成隨便的平民都可以進去,國家培養男女學者 (國子博士) 然後研發鍛鐵技術、武器殺傷力及可以爆破用的火藥呢?這又不是 aoc 裡的工廠。最好那時代(西元600年前後)的人已經有了「爆炸」這個詞,隨便一個平民都說得出來啊 ~_~
而且,緯來譯出「太學社」這種名詞,這種講法似乎頗有問題,社在三代的中國是祀奉地祗之處,上古的學校跟軍事教育、祭祀固然是結合的,還兼氏族青年俱樂部,但中世的太學卻是國家級學校,供奉的是孔子,研究的是儒家經典,兩者在性質上不同,不該被扯在一起。我看了一下對岸譯的,他們譯成「太學寺」,感覺比較相襯一點,但也不表示他們就譯對了。其實在這個時代,「學」裡面的應該是「廟」。
我不會韓文也聽不到電視的原音,所以只能用所知做有限的推測。如果聽得到,這個名詞應該會是漢音。如果日本以百濟為陸橋,學習了很多中國事物,將日本稍晚的太學制度再放回百濟來看,我大膽的猜測,這個詞不知道會不會是漢字「大學寮」?又或是,這根本是一個注音輸入法同音字的錯誤,因為電視演的太學看起來只是中央官署的一小部分,人數不多,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人把「社」字當成今日的「社團」解,尤其是當時的朝鮮還在相信自然信仰,應該不會犯此忌諱,所以不是「社」,而是「舍」,「太學舍」。(好吧,我承認我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用太多不必要的推理。)
回到連續劇本身,55集算是可以跟的長度,而且緯來最近好像都播一個半小時,這樣會加速結束,所以最近應該還是會跟著電視的進度看下去,希望後面的內容不會像「海神」那樣令我興緻全失。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