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

指導老師放給班上同學看的,並特地跟我說:「妳應該要看。」其實早在光華還在地下室時我就想買起來回家看,一方面是我本來就對這個時空背景有興趣(不然老師也不會叫我看),而且也有本來就已知道超級會演戲的中井貴一,再加一個價錢超便宜的誘因:一片 99 元!但是因為光華後來拆遷,我也就沒機會入手了,如今趁機順便看剛好。

不過...看完就知道這片為什麼一出 VCD 就只賣 99 元了。這是什麼鳥結局,我還以為後面會有很長一段舖陳,怎麼可以這樣隨便就打發我的觀影熱情呢?(怒)

關於遣唐使以及武士的角色,這片也是完全錯。另外,唐室迎佛骨的時間,片尾說什麼迎回佛陀舍利開創大唐盛世,更錯,事實上剛好相反。

因為西域風物跟戰鬥場面都稱得上好看,扣去上述那些鬼東西,其實主要演員都很會演,內容也不錯。比起亂改史實到已經進入平行世界的朝鮮古裝劇,這片真實多了。所以本片若還買得到的話,應該會松吧。

| 影音歌曲 | 00:39 | comments(1) |

巧遇卡列拉斯

(以下稍有增補整理順序以成文)

22:36 <@momizi> 今天因為演唱會,放學時本校大堵車,看到這種壯觀的景緻,我立刻放棄開車出校門
22:37 <@momizi> 過馬路時,看到一群少女對著一台停在 7-11門口的車瘋狂尖叫,所以就知道那裡可能是誰了
22:37 <@momizi> 少女們隔著馬路跟車上的人揮手,車上的人也揮手點頭。少女們準備要在車陣中衝過馬路!

(其實在這時已經有跟車上的人打到招呼了,不過注意看,揮手的是左邊的人,一個年輕褐髮的男人,所以大概是助理吧)

22:38 * 本來就要走過去買晚餐的 momizi ,很注意自己安全地慢慢走過馬路,繞到另一邊,右後方的車門邊,也就是 7-11 門前
22:38 <@momizi> 這種人果然知道打招呼揮手要左右都照顧到
22:38 <@momizi> 卡大師當然會坐在後座的大位,我過馬路的時機也很好,所以就順便得到了眼神四目交會,隔著窗子的微笑點頭
22:38 * momizi 爽
22:34 <@momizi> 喔,我沒有辦法去聽演唱會,卻隔著車門跟卡列拉斯點頭打到招呼了啊~
22:34 * momizi *亮*
22:34 * momizi *爽*
22:37 <@momizi> 原來是他的女助理在校門口的 7-11 買東西,在等她

小姐提著東西上了右前座,黑亮的,掛著「臨」字車牌,車門上寫著一長串看不懂的字母的黑色轎車就開走了。方才不顧性命衝過馬路的少女們站在剛才車子停的地方,一邊目送車子遠去,一邊交談:「好像是個慈祥的人耶」「對呀對呀」,我在旁邊的人行道上繼續慢慢走,看看可以吃什麼,內心感到飄飄然。好意外好高興喔 ^^///

22:40 * momizi 最後買了米漿跟奶皇包回來慶祝人生多見到一位大師

經過如上,是為記。 XD

| 札記 | 23:06 | comments(2) |

1971的西門町

早上有人在 irc 上貼連結 1971年的西門町,我也看了一下,一瞬間想起很多小時候的事。

11:36 <@momizi> 啊, 好懷念喔
11:36 <@momizi> 1971 年我也還沒生 :p
11:36 <@momizi> 但是因為數年內沒有大變動,所以還是可以認得
11:50 <@momizi> 很多東西在十年後都還在呀
11:37 <@momizi> 最後面兩張應該不是西門町

於是立刻找了一下,果然有人 考證 過了,證明我沒有記錯。轉寄照片出處不明,但放一份在 flickr 方便我自己加 comment 以及寫 blog。不是西門町的照片我就不轉貼了。

4209882_0

11:51 <@momizi> 中華商場跟天橋在我高中的時候依然健在
11:53 <@momizi> 照片左邊有個「小通天」招牌,這個好厲害喔
11:53 <@momizi> 這樣算他至少在中華商場裡撐了二十年
11:53 <@momizi> 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有看過這個招牌呀 :p
11:54 <@momizi> 他是算命的
11:54 <@momizi> 不過路中間站兩個人是怎麼回事,車子擦撞下來聊天嗎?xd

有人認為這是「過馬路」。

11:57 <@momizi> 前面那台車看起來不像行進中的感覺 :p
11:58 <@momizi> 而且角度也不像過馬路
11:58 <@momizi> 那種欄杆不好過吧

不過不能否認這也是一種解讀的角度。

12:00 <@momizi> 自古以來, 總是有很多討厭走天橋的人 :p

中間左邊的公路局班車也十分可資懷念。以前上面還有穿著藍色制服的車掌小姐,拿著打洞器,給你一張跟鈔票差不多大小、洋蔥紙材質的車票。車掌小姐經常得到「晚娘臉」的惡評。 :o 旁邊紅色白頂的是計程車。這個時代的計程車還是五顏六色,但是燈殼倒是沿用了二三十年。紅色電話亭裡有紅色轉盤式公共電話。物極必反,公共電話亭逐漸消失,公共電話後來也都變綠色的了。 XD

最右邊的中山堂到今天都還在。裡面的時間大約是秋天吧,陽光很好,大屯山很雄偉。可惜這角度看不到用樹栽出來的「中正」二大字。得到畫面中的盡頭,當時還不存在的忠孝橋上才會看到。想到中華商場也是用八德為每棟樓命名。這些於今都沒人提的,什麼忠孝仁愛之類的事情,說來還真是有時代氣氛。

4209882_4

4209882_3

4209882_2
↑中間那部黃色模樣的台北市公車存在了很久,到我國中以前好像都還有。
12:01 <@momizi> 學生票 1 元
12:01 <@momizi> 我可不可以用以前的面值在現在生活啊 orz

另外 tkirby 問,「好像沒有什麼可以撐到現在的店」
11:59 <@momizi> 萬華會有喔
12:03 <@momizi> tkirby: 突然想到,真善美戲院有一直留下來喔
12:03 <@momizi> 跟現在的位置是一樣的
12:03 <@tkirby> 真善美戲院!!! 116旁邊那間嗎
12:03 <@momizi> 對呀
12:03 <@momizi> 看上一張照片
12:04 <@momizi> 有電影看版的地方就是現在的 116
12:04 <@momizi> 那棟樓沒有變
12:04 <@momizi> 百事可樂下面藏一個李鹽冰,這個也是還在的店

4209882_10
↑這張,考證的那位認為是沅陵街,但我認為是鴨肉扁的旁邊,在武昌街上。為什麼這樣想,因為沅陵街不是在西門町的範圍內,而是日據時代的榮町。沅陵街長年以來是鞋子的聚集經濟,這條街沒有鞋店,而是各種混合商店,這是我看到時的第一個疑問。再來,武昌街中華路口上有天橋,這個角度看起來是天橋的高度往下拍。另外左邊有紅色的柱子,像是鴨肉扁旁邊,鴨肉扁是一層樓建築,和記憶若合符節。而且照片裡有賣黑膠西洋唱片的商店,這比較像是中華商場附近會有的店。至於新陶芳是否可以做為判斷依據...大家都知道,同名的餐館很多的。當然我也只能猜測,應該請1971年時在第一百貨打工的家母提供意見才對。總之,至少我到國中時還是會去西門町的玫瑰買些別處不容易買到的西洋音樂錄音帶。玫瑰那時是否在武昌街上,我就記不太清楚了,我這人從小就是只要會走就好,路名對我不太重要。

4209882_1
國際牌的霓紅燈是我小時候非常愛看的東西。夜裡走過其下,還可聽到電波的滋滋聲。如果能有鐵路平交道或是賣甘蔗汁小販的圖就更好了。對小時候的我來說,一直覺得賣甘蔗汁的小販才是西門町特產。@@"

說起來很巧,昨天才跟 tkirby 去萬年打太鼓,講了一些西門町的往事,今天就有人提供真相。我的記憶當然是發生在 1971 以後。點心世界裡的人山人海,中華商場二樓裡的白豆沙餅跟奇特的征東餅,三樓的收音機隨身聽修理,還有過世的祖父總帶我送夏布去請人做襯衫的裁縫店。從童年以至少女時代,穿過長屋的黑暗轉角及樓梯走道,驚喜一軒接著一軒,用天橋相互連結,放出日光燈的亮白光芒。這些東西雖然也已經消失在時間中,總算還有照片提醒,往事曾經如何如何。

(至於用食物留下的記憶嘛...嗯,我昨天有買到老天祿的桂花雲片糕跟棗泥糕回來,木瓜牛奶大王 好像也還在吧。這樣好像應該感謝這些老店家,幫念舊的人留住了些許可以用味覺回想的往事。)

| 城市 | 14:37 | comments(3) |

有山有海的遊覽

前一個住處的 香山溼地 令我印象很好,如今離開,很難特地再去,但不表示我不想再去看海。想不起來我是在什麼情況下知道了清水的「高美溼地」這個地方,總之我至少在一個月前就已經知道了,只是 那天太累 沒去,成了我心中的小遺憾。這段時間以來,每當我南來北往經過清水連絡道之際,我總是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個也有「溼地」之名,傳說中 鳥會週休二日 的地方。

總算讓我等到了時機,大好的青天,又不必急著趕回台北上班,於是開著車車穿越台中市,讓車機帶我去...

傳說中會週休二日的鳥

  • 傳說中會週休二日的鳥
  • 傳說,見到會週休二日的鳥,你一定是週休三日以上...(誤)

    因為我跟我的相機還不夠熟,不知道手動調過 iso 值它就不會自己跳回 auto 了,所以這批照片拍起來都糊糊,千里迢迢特地去卻發生這種鳥事,太遺憾了。以後再去拍清晰銳利的照片,先委曲各位加減看一下。

    PB090698

    沒有什麼人的海邊,感覺很好。實在需要經常看看這種天寬地闊的風景來改變心情。

    離開高美,沿西濱開,目標是不要再上清水連絡道而北上,因為回頭走清水連絡道會變成往南繞很遠一圈。決定設法找到大甲交流道,也就是離開海線而進入山地。前一天其實本來也打算進大甲鎮,但是因為太累未果,這日既然都到附近了,就再試一次,胡亂走著走著居然遇到了古蹟(?),便停車下去看。

    PB090717

  • 大甲文昌祠
  • 文昌祠古色古香,一如我這幾年來所去特地看的古蹟,總是安安靜靜,沒什麼人在裡面。既知是拜文昌帝君,做為學子,不可免俗的就在這邊認認真真地燒香、化文昌金。燒完整盒的金已近中午,似乎應該趁在市區時趕快吃一吃,不然一旦上路很可能就是不吃不喝地往北走。想多看看附近有什麼吃食,走著走著看到「鎮瀾街」,那麼傳說中的鎮瀾宮應該就在這街上?運氣不錯讓我找到了。

    大甲鎮瀾宮

    大甲媽果然香火鼎盛,許多信眾帶著大量的供品來拜,廣場上還有牽新車來過火的人,跟剛才無人的文昌祠簡直像兩個世界。照祭祀圈的定義,這種有名的地方廟宇會供奉多神,為了吸引外地信徒,也會「蔭外方」。因為剛好附近有很多糕餅店,於是午餐後買了一些餅,捐了一些香火錢,拿一串金紙去敬拜大甲媽。又像單站購足似地,把前後左右供奉的神明一塊兒拜一拜,希望家人平安。這邊也有文昌帝君,跟神農氏供在一起。剛才已拜過鄰廟的文昌帝君,就不再特地燒文昌金了。

    high tech
    其實我比較注意大甲媽身邊的高科技...電腦室可安光明燈(Y)

    我拿的金紙是廟裡提供的環保金紙,據金亭旁的本地人說,環保金紙不用像一般的習慣要拆開來折,整疊丟進去就好。想到剛才為了折文昌金在陽光下站了多久,不用折真是好事情,看別人都整份丟進去,我也丟吧。

    吃飽喝足拜完開車上路,依著指標不安地爬了三公里的陌生山路,果然接上了二高大甲交流道。台北還是一如離開時的溼冷,我一直在想著早上看見的巨大風車群、逼近堤防的浪、從孤單的墓塚前橫越,向堤防方向狂奔的大螯螃蟹。這兩處我應該還會找時間再去吧。

    | 遊玩 | 01:44 | comments(1) |

    一日地陪雜感

    因為家母的關係,昨天突然變成地陪,招呼了兩名時間有限,只能在台北觀光一個下午、一個上午的日本男性商務觀光客。由於他們事先指定了要看忠烈祠衛兵交接與故宮,其他希望我們推薦,所以幫他們規劃 101攻頂-忠孝東路鼎泰豐午餐-忠烈祠-故宮參觀 做為第一日白天行程。這樣的行程其實太趕了點,但考慮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衛兵交接的時間性與故宮閉館時間後,也無可奈何。陪他們到旅館 check in 放行李後,就立刻展開活動。我這幾年忙,很少有空玩台北市內的名勝,託他們的福,意外的得以跟著觀光一下。

    DCF_0003

  • from 101
  • DCF_0022

  • 儀隊交接
  • (不是很清楚看我 blog 的讀者都住在哪裡,只好假設大家都跟我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一樣,幾乎全都是台北人,是台北人,這些點應該大家都熟,就不必特別寫遊記了。)

    我們這天去的點,幾乎全都是人山人海的日本人。一方面因為昨天是上班日,那些點正常狀況下不會有多少本地人去,一方面也是因為,一般日本觀光客有興趣的點似乎就是指南書上寫的那些,按圖索驥成為一種儀式,行禮如儀,帶回土產,功德圓滿。 ~_~

    我做為本地人,實在不覺得台北有多少值得千里迢迢來看的東西,故宮是很厲害沒錯,但想必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喜歡博物館行程。忠烈祠的儀隊天天在交接,我從來不會想特地橫越城市去看。招呼的對象中,其中一位跟我比較聊得來的先生說得好:「本地人通常不會想要到本地有名的景點玩」,誠哉斯言。

    看著招呼對象與他們為數驚人的同胞,我心想,如果這是我以往的海外旅行,我應該不會想去很容易遇到同胞的地方,那會顯得我努力規劃出的單人旅程不特別了,我討厭突然飄過來的普通話打斷我孤高(?)的快樂。事實上我也確實履行了這樣的信念。以去日本為例,在不知多少次的旅程中,總是去不會遇到台灣人及中國人,甚至任何人類的地方。現在想來,我也真是膽子很大,自己走過了那麼多人煙罕至的地方,竟然從來沒有考慮過安全問題。

    如果這裡是外國而我是觀光客,我應該會比當本地居民時更加積極,像捷運怎麼買票怎麼換車、沒捷運怎麼坐公車之類的事,一定會在出發前就看好,等到了住處,行李放好後就跑出去興奮地四處亂看,觀察這個城市裡的人都是怎樣過生活。比起當一片隱身在樹林裡的葉子,探險有趣多了。想像中,我的異國台北行程,一定要去故宮裡晃一天,看完後去士林吃一點想吃的東西,也看看這個城市殘留的前近代風貌,再安排一天買書為主的購物行程,以回饋諸親師友。orz

    突然想起幾年前自己一個人到奈良 萬葉文化館 的情形。冬夜裡,好想念明日香村的風雪呀。
    930125, 飛鳥大風雪

    | 遊玩 | 01:25 | comments(0) |

    0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Profile
    New entries
    Archives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
    Mobile
    qrcode
    Links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