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單及隨想
最近常在家過家居生活,三餐簡化成早晚兩餐。進研究室的日子去美而美買早餐(永恒的中杯溫/涼奶茶+全麥薯餅三明治),到辦公室微波後食用。不進研究室時,就自己烤兩三片土司或維客爾片好的法國麵包,抹點玫瑰果醬,配自己沖的椿果/法國香草伯爵奶茶。若起床頭痛欲裂,則改喝咖啡。
晚餐視我所在的位置而定。若獨自在公館進餐,通常吃些不超過80元的學生食物,如 蠶居 或同一條巷子的百合燒臘,走不了時才考慮 醉紅。在住所則看心情決定晚餐去哪裡吃。最近常吃韓式料理,常點的餐是烤肉飯、泡菜炒飯。石鍋拌幾乎任何韓式料理店都有,正確的食用方式是把配菜與飯高速攪拌後過再吃,但我覺得那樣暴力拌過後,食相不美。對我來說,正餐不中看則不中吃,所以幾乎不點。
近年台灣吹韓風,感覺上韓國餐館增加了,但在我特別留意的清潔、美味、服務與價錢間,彼此有很大的差異。以前為了吃喜歡的泡菜炒飯,不惜從永和騎半小時車回去位於以前木柵住所附近的幾家山東或韓國餐館吃,過了幾年,總算找到幾家距離現住所較近,且賣泡菜炒飯的店。它們都是可以讓我安心坐下來,不跟陌生人併桌、不需擔心菜裡有什麼不該出現的東西,可以悠緩吃頓飯的乾淨小店。
以前上日文課時曾寫一篇作文,題目是什麼已忘,大概是「喜歡吃的食物」。猶記寫了這麼幾句:「精神不好吃不下飯的時候常想吃泡菜炒飯,酸跟辣味令人較有食慾」,自寫後經過數年,感想依然未變。只是一般在台灣吃到的韓國泡菜口味似乎都本地化了,不甚酸也不甚辣,吃起來並沒有太大的衝擊感。
其實日本人也很會做醬菜(漬物),但在台灣不易吃到我喜歡的幾味,就連 一夜漬 這種真正平民的食物也不容易吃到。雖然可以自製,但目前不開伙又欠缺一些必備的材料,因此沒什麼意願動手做。也許哪天我又回日本生活,再用當地食材做些喜歡的醬菜或日式料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