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杯戰爭

我的 FATE / stay night Game 在士郎死了十五六次後,總算跑完第一次,看到 true end。看動畫 ED 的內容,我想動畫版的結局應該會是我跑出來的這一個。故事結束時,心裡有一點小小的感傷。但是世間男女的情份多半也就只能這樣,若不成為一個人心上的玫瑰或月光,就只能淪為乾掉的蚊子血或飯粘子。反正商人要在 ACG 裡販賣夢想給我們,自然不會講這麼焚琴煮鶴煎煮熱帶魚的事情。

因為有作弊檔幫忙,現在飛快進行到 hf 線的第六天。本來照遊戲的設計,應該要先玩 ubw 線,但是我真的很想看看黑色的 Saber 是不是比銀的更誘人,姑且繼續跑下去吧。要是真想看完五個結局,還有四次要跑... orz

另外,好像沒有人把 FATE 跟「達文西密碼」放在一起比較的?兩部作品都跟聖杯有關,「達文西密碼」我只看過電影,據說精采度遠不能跟原作比。以前就說過了,fate 只是因為援用各國神話典故,使得故事變深,故事的背景空間僅在虛構的冬木市之內,跟「達文西密碼」相比,並不廣。就我的感覺,「達文西密碼」也是一種聖杯戰爭,大家為了真相爭戰,只是「達文西密碼」裡有劍沒魔法,只好靠神學和宗教系統來撐背景支架。但是「達文西密碼」裡有用神奇的倒車技巧來證明神之子的大能,fate 裡的士郎,一直到最後我都覺得他是個鳥鳥的主角...

這樣比不知道會不會被人打? XD

| ACG、drama | 23:03 | comments(0) |

吾人何懼中華文化之不存

當人到現在從來沒有在一小時內聽到這麼多次「罄竹難書」...

接下來一定會帶動一波成語典的編纂與出版風潮,進而將成語與文言文的精粹推向世界,中華文化於廿一世紀復興有望,臺灣果然是持著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三個國家圖發達和種族圖生存的寶貝,捍衞中華正統文化傳承的最後一塊聖地(誤) XD

| 札記 | 11:12 | comments(0) |

「愛上你只是我的錯」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小兒小女型的人,在絕大部分的事情上沒什麼深度,只會關心我有切膚之痛的事,所以大家吵得沸沸湯湯的公共議題,例如第一家庭、網摘之類,我幾乎都沒能力用三百字以上的份量跟著談。不熟悉的議題就像雲霧裡的連綿山脈,山壁陡峭,山峰綿長,不管是讓自己從遠方仰望或置身山間,眼睛能看到的景象都不是全貌。當一個念頭、一些想法還在虛無縹緲的階段,想將那些在山間飄動的雲霧固定在紙面上只是徒勞。既然我本來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思考的深刻程度不超過一節手指之深,勉強當社會批評者大概只是顯示自己的淺薄而招人訕笑。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幾分本事說幾分話。這些事情自然有人比我想得更深、說得更好,我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想法,總有一天會有人在天啟的時刻把它寫下,固定在任何可以閱讀的容器裡吧。

在其他事情上,我也照例沒深度。比方聽歌看電影這種事情都是喜歡就好,喜歡的影音歌曲我可以三十遍五十遍地聽/看,直到覺得噁心想吐自己按停為止。但是要現在的我花精神來研究一部電影或一個音樂團體的表現手法、源流及特色在哪裡,就像要我今天之內做出一個能動的資料庫網站一樣無理。我把影音歌曲定位在休閒娛樂,所以沒有把它當成一門學問研究鑽研的意願。

這實在扯太遠了。我本來只是想要寫,昨天半夜,我突然想起了「愛上你只是我的錯」這首歌,就把 dMDM 的 cd 從松果櫃裡挖出來。我喜歡這個版本遠勝楊乃文獨唱版,但是到底被哪一個部分打動了心,我卻沒辦法具體確切說出來。為了想把它的歌詞貼到我的某個倉庫,就上 google 查,於是順便看到了1996年五四三音樂站裡對這片大碟的樂評。那篇樂評在我看來,跟讀《將太的壽司》的感覺很像,那些玄妙華麗的形容詞我都認識,但我就是不知如何拿來套在音樂或美食上,也難怪我的職業寫作生涯裡從來都沒有「xx評」這一環。於是我就想了,小時候父母花了那麼多錢讓我學彈鋼琴,擁有了到現在都還是我的一部分的絕對音感,但是就目前的結果來看,好像一切的努力只是虛空徒勞,任父母的血汗錢灑進水溝裡隨水流走罷了?

即使很對不起父母當年的期許和栽培,但是到了這個年紀,手指短肩膀爛,大概已無望重回音樂演奏創作之路(很沒志氣的自知之明)。我把只出了一片專輯就消失的 dMDM 版「愛上你只是我的錯」傳到新買的,網路上有人評音質更勝 ipod 的小紅裡,在每天約一小時左右的公車旅程中,想到時拿出來聽聽,算是一種薄弱無力的,對逝去時間的追念。

| 影音歌曲 | 02:11 | comments(0) |

日文書二三事

不久前寫過,我弄了一個日文書的 web 書架 ,靠著這幾天對整理的熱血,盡量把我大部分的日文文字書放上去。當然仍未能將我全部的藏書都放上去。漫畫只隨意放眼前看得到的部分,疊在實體書架深處的放棄建檔。因此在 web 書架上,我的漫畫看來不是很多。看自己的實體書架便知,我漫畫的收藏量絕對遠遠超過文字書,用整套整套的漫畫填充 web書架不僅勝之不武(?),而且下班回家應該要休息,就不要再用key-in 資料操自己了 ^^|。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02:31 | comments(0) |

添新機

有了3G 門號,另一個令人心焦的問題是沒機子可配,有門號卻不能用,這是浪費。經過漫長的思考與資料收集,在心底再三衡量 N 牌與 SE 的各種 3G 機,最後在上週六灑了 Toshiba 803 紅色款。完全符合我去菜市場想買柳丁,出門轉一圈後卻從超市帶回蓮霧的購買模式。^^|

已經六年沒買過新手機,捧回來非常高興,家母看到我的新小紅直呼漂亮,好像比我還喜歡它,還好沒叫我直接讓給她當母親節禮物。^^|

有圖有真相:
小紅

我買這支機子當然不只是為了漂亮。初用難免有些小狀況,現在解決得差不多了,應該會很愛惜地用至少兩年吧。 :)

因為我的 3G 是辦 CHT 850 吃到飽的,所以機子內建的 CHT 設定我不能直接套用,兩天以來,怎樣也無法連上網路。經打電話洽詢 CHT 人員,說必須先在「網際網路」的地方新增一個 "internet",APN 的地方也填 internet (一定要小寫),存檔離開,然後到「瀏覽器/java」的地方新增一個叫 "internet"的名稱,NAP 選剛才設好的 "internet",proxy 設成「關閉」,這樣就可以用手機連上網路了。

我在網路上找非常久、拼命看各討論區,都找不到相關的設定說明,CHT 的說明藏在很難被挖出來的深處,而且有寫跟沒寫一樣,當無頭蒼蠅的感覺非常差。所以寫起來,希望能造福之後有需要的人。萬一你照我上面寫的做,卻還是連不上網路,請洽你的程式設計師,或與客服人員連絡,不要問我。 ^^|

| 與眾機器的生活 | 01:04 | comments(2) |

書架2.0

延續萬物都 2.0 的話題,今天 2.0 的東西是書架。 XD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14:09 | comments(2) |

譜牒學2.0

這年頭萬事都要來個 2.0,連譜牒學也要有 2.0。在我的理解,最早的譜牒學是基於個人/家族的某種自戀傾向 XD,加上對往事的興趣或依戀而出現的產物。我不知道這年頭還有多少人在寫家譜,至少這件事對廢柴史學生如我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在。但是很可惜的,近世因為戰亂,我不管從父方母方往上追,頂多都只能向上追溯五世先祖,父方宗祠已毀,母方家沒有這種概念,我到現在所收集的資料都只能算是先祖傳說,即使長輩說得輝煌,也只能拿來當傳說聽,在心裡打個問號存疑。認識的人中有人號稱先祖追隨鄭成功入台以來歷經二十代,但很遺憾,他們家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資料,同樣也只能聽聽而已,不能做為可引徵的材料。

我以前曾經坐在碑拓前用莎士比亞排過元代某張姓大官家族九代人的族譜,那真是一個耗時費工的惡夢,努力排出來也不知道對什麼人有用,即使轉成圖丟網路上也沒有人有興趣看吧。

但今天看到 Geneology 2.0 裡的 範例,完美地結合了傳統與新科技,真是要給想到這個點子的人起立致敬啊。只是近代華人如我的族譜,若是也想這樣做的話, google map 上的zoom out 可能得調到蠻下面的吧。^^|

| 獻曝 | 16:45 | comments(1) |

參加 HD@Chubei

因為我肩膀似乎又開始爛,跳過記言記事,直接寫心得。

昨日強者如雲,笑果超棒。各自帶著名片上台自介後,大家輪番上陣展示自己做的高橋流投影片。所謂一種工具到聰明的人手中可以玩出千變萬化的成果,反過來說,立一主題,讓一群聰明的人各自做出相似的成果,欣賞其中千變萬化的巧思,一樣是非常歡樂的事。同時證明高橋流的簡報是 一整個 XD

昨天帶去竹北的是小蘋果,要我做 slides ,我當然只知拿現成的 keynote 來做。我日常倚賴較深的是 Pages,昨天第一次用 keynote 。平常只在自家之內用 mac,沒有需求不會想到要開 keynote 來用,對如何發揮它號稱媲美「電影畫面品質」的功能完全不瞭解,感覺自己好像平白多點了許多次滑鼠。好在這些套裝工具都有大致相似的介面,雖說臨時開起來,玩個五分鐘也就知道要怎麼用了,不會像同樣是我最近幾天才開始接觸的 flash 8 那樣,開起來後只能傻眼。我這口語能力急速退化中,且不擅於在人前長時間說話的人,靠著仿 高橋先生風格,亦即源自 EVA 的 slides (提詞卡?),在沒有事先草擬好演說內容的情況下,總算也勉強向大家破碎地報告了一下我這些年當 soho 接案的心得。

說起來, EVA 從上演迄今已超過十年,居然繼續在不同的圈子裡持續發揮影響力,真是超厲害。高橋+ EVA 風的 slides,在我感覺是一種需要活用排版技巧的風格,很像古早時代默片的表現法,報告人是台下的影片解說員,slides 是影片。但是在全用漢字的場合,用筆畫或結構太過繁複的字,在頂到天地或大量一閃而過時,似乎會令觀眾視覺疲勞,所以我嘗試帶入些許日文平假名字母,讓整體的感覺看起來柔軟一點。如果下次還有機會用 keynote 做類似表現方式的 slides,或許可以再研究讓自己更省力而更具 XD 效果的表現方式吧。 :)

至於我做的 slides ,略事修改後轉成了 flash 檔,放在 這裡 (2.1mb),如有興趣請自行參看。 ^^|

| 遊玩 | 18:56 | comments(1) |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Profile
New entries
Archives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
Mobile
qrcode
Links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