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古江河》小談中文書刊排版
數日前替吾師拿回一個掛號包裹,裡面是 許倬雲老師 贈送給吾師的新作:《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吾師開封翻閱後,因為看到這本書的折口 設計 特殊,便拿過來讓我看,和我討論其編排、選紙與設計等製作上的細節。又因這本書是許老師畢生的心血作,吾師指點,謂我應該要看這本書,且要特別注意看其中概念性的內容架構與文化圈的觀念。以我要做的題目及目前實際上的需要,我也覺得自己確實有必要看這本書,所以便毫不抗拒地,當天晚上就去入手一本。這本書有27萬言,內容如何,不是身為學生晚輩且目前又還沒看完的我有資格討論的,以下只談我對這本書在編排製作上的感想。
(20060415 追記:此書已在 4/7 午夜看完,確實是觀點新穎的歷史書,許老師不愧是上古史大家,於上古史的部分寫得特別精彩,果真是一生功力的展現,不過對於不習慣歷史學治學法的一般讀者來說,大概還是不易理解?
又及,現在點進 books.com 裡看這本書的資料,發現多了封面的設計理念與序的全文,為當時寫本文時之所無,難道是在回應拙文嗎?XDXD )
以編輯的立場,我拿起一本書的時候,第一眼當然先看它封面上的書名、作者、封面設計,接下來依序看出版社、封底、折口,版權頁因為有很多資訊,留著晚點看。按照這樣的檢視順序,很難不注意到「英文漢聲」這幾個字。我們這一輩人的童年,應該沒有一個愛書的小孩沒看過《漢聲小百科》吧。
早年漢聲的出版品在我的記憶裡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我因最近時間有限,沒辦法細查漢聲雜誌社是如何轉變成英文漢聲的,但是出版資料及版權頁都可以證明他們至少應該是有前後承續關係的出版社。建立在「漢聲是一個很會創造新潮流的出版社」的認知上,再來翻這本書,我實在很想大叫:「怎麼會這樣子呢?」
我自信我看過夠多的書背,我知道西文書在書背夠厚時,有的設計者會讓刻意讓書背上的標題變成縱中横,意即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時,你不用把頭向右用力扭過去60度,或將書拿下來逆時鐘轉90度,就可以很輕鬆愉快地看到書名、作者、出版社。我從來沒有看過哪本書的 封底 文案會有一大半跑到書背上去的。但這本書卻出現了這樣的創新,這是我進入編輯業後僅見的一個孤例,實在很難不想成這是排版時位置計算失敗、文字框跑位的結果(但照 "一般的" 編輯流程,不可能有哪家出版社會故意放著這麼重大的失敗不處理,他們不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做封面折口嗎?開新刀模的成本不少吧?怎麼想都奇怪,所以我不想推論這中間到底出什麼事了)。
好,接下來讓我們打開扉頁,跳過蝴蝶頁,開始看一本書內頁中,除本文以外最重要的作者自序。看到這篇序的排法,我很難不覺得我的頭中了一記悶棍。排法特別無所謂,但是這篇序的文字流卻混亂到我沒有辦法讀。我是以做畫刊雜誌起家的文編,基本上我不介意序排在一頁的上一半,目錄排下一半,但我會把它的排法理解成十六開或菊八開雜誌的作法。在我的編務及讀書生涯中,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敢於這樣做文字書。真相請自行參見 這裡。
博客來的 預覽 頁面是有選過的,這兩頁目錄是比較不讓人感到殺傷力的頁面,如果是從序的頭兩頁開始看,根本不知道這兩頁的讀法應該要跨頁看過去,還是從上而下,到下一頁再從第一行往下看。預覧頁裡放的是縮圖,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整個頁面的文字流,不論是上一半的序或下一半的目錄,都是想要模仿水流起伏,上半是緩流,下半是激流。因為它有這麼奇怪的文字框架形狀,所以我大膽推測,他們用的排版軟體是 indesign 。看起來是很有設計感沒錯,卻完全不注意中文、甚至所有橫書文字的閱讀習慣。雖然前面我常在唸 word 是笨蛋 ,拿 word 來排學術書分明是 吃力不討好 的行為,至少以 word 預設的版面,用內定避頭點的功能,配合對齊方式,就可以讓你的頁面看來有基本的舒服。
《萬古江河》這本書的性質是歷史讀物,不是學術專書,一個腳註也沒有,所以很難得的,不是用 word 排出來的史學新書,卻是我第一本看到打破「避頭點」這個排版鐵則的中文文字書。
從去年開始,我發現報紙的內文開始不避頭點了。報紙是有時效性的東西,為了爭取時效,我可以接受報紙(即使是副刊)不避頭點 (聽說只有我們這些相關產業從業者,才會在意錯字、頭點這種綠豆蒜皮之事)。反正報紙看過就丟,有弱智媒體、煽色腥偽報導這種更大的問題存在,好像沒必要太在意頭點這種傷不了人的事情。但是文字書不是報紙。為什麼書報裡的內文,自有活版印刷術以來,基本長相都差不多?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為了閱讀時的舒適感吧。否則古人也不是笨蛋,難道他們就沒想過要把雕版雕成太陽、樹或魚的形狀,在裡面塞入符合形狀的字?寶塔詩、迴文詩 ,甚至一貫道的仙佛訓文(尤其是訓中訓,因為這對一般道親而言應該是難以用電腦+office 排版的存在,而且還有保持神秘性的問題,所以google 上找不到多少好例,勉強找到 此圖,如果想看更多,請自己設法找到法會訓文之類), 在漢語文學中之所以為人稱奇,是因為它打破了方塊字在排列上特有的方正感及閱讀順序,而可以達到多向閱讀、一篇多讀的神奇境界。然而不管怎麼排、怎麼交疊,這些詩文的斷句還是符合中文的斷句。但是這篇序不是。
以我有限的經驗來推測這份文前(因為同時有序與目錄在同一頁,不知有什麼更恰當的稱呼),在排版軟體上排出來的流程可能是:先畫定多邊形的文字框,加上柵格(即強迫文字像寫在稿紙上一樣,直看橫看都排在一列裡,不特別去縮排),導入的文字流遇到文字框時,軟體不會管句子是不是斷在一個理想的段落,就直接折至下一行。或照某教授的簡明說法是,「放任電腦自行斷句」。
傳統排成長方形的版面固然也會在非一個詞結束處換行,但是不會像在奇怪的形狀裡看起來那麼不舒服。畢竟方塊字有其自身的方正感,經過從小到大的閱讀訓練跟經驗,也應該早就習慣了。按《萬古江河》的文前這種排法,整個版面從高處或從縮圖看時,可能非常有設計感、非常新奇,但讀者在看書的時候,會被它那種奇怪的斷法弄得叉氣不適,唸不下去。更何況這篇序的排版為了要符合形狀,所以就用了一個黑方塊來取代傳統的分段換行排法。一般用黑方塊或黑圓點是要拿來做條列式大綱的,不是要拿來當分段符號的,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讀這篇序。我已經努力過非常多次,怎麼讀就是讀不過去,書買來一週了,還沒有辦法讀完序,以致不得不放棄作者的寫作旨趣,直接進入內文。內文好歹是方的,沒避頭點就當作沒看見好了。(但是史學書的序很重要,序很重要,序很重要啊! >_< )
有這篇序做為活生生的範例,我才更了解以前下標被規定一定要在連接詞或標點的地方折斷,以及為什麼要避頭點的原因。我推測漢聲是用 indesign 排版的原因,即在頭點、文框及排列方式幾項。我過去半年也以 indesign 整理了兩本自己的作品,但是不能夠很理想的避頭點。固然我可以用文編的技巧增刪文字,或用排版軟體的調整字距,來達到避頭點的效果,但是當一本書裡有那麼多的頭點,而我只有很少的時間可以做這件事時,我就只好忍痛放棄修正頭點問題,因為時間得拿去做更需要心力的事情。我知道 indesign 是有避頭點設定的,而且花樣不少,但它終究是西洋人設計出來的東西,並不能完全符合 CJK 文字的排版習慣,實際使用上,避頭點功能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厲害。也許是我還沒找到解決關鍵,但我實在沒辦法把少量的私人時間全數花在研究 indesign 如何避頭點之上。反正我的作品主要是想整理起來給少數幾個同好親友留存當紀念用的,不盡如人意之處,雖然我深感無奈,但獨自一個人作業,時間、精神、體力都是有限,只好委曲拿到我的紀念冊的人,姑且閉上眼當作沒看到頭點問題好了。
可是許老師的書不一樣,它是商業出版品,定價那麼高,又是許老師畢生的心血作。我不了解為什麼要在文字書裡這樣玩創意,而不去注意閱讀者的感受。我並不是在否定別出心裁的創意及這本書背後所有人的努力,但在這篇序裡,「讓閱讀者眼睛舒服、讀得下去」這件最重要的事卻被忽略了。假如這本書的出現暗示一個起點──以後所有的繁體中文出版品可能都會變成這種難讀而不體貼讀者的樣貌,那我大概只好永遠的投共投倭投洋鬼子,不敢再回繁體出版品的懷抱了。
在選紙跟內文的圖文配置上也有很多可談,但我的肩膀不容許我這樣一直打字,這也不比前面談序時可以放影像檔連結,《萬古江河》在店頭是用收縮膜包好陳列,大部分的地方沒有開封展示品,沒摸過它內頁的人大概不會瞭解我在說什麼,所以於此從略。
去年底,我獨力替吾師編排出他的畢生心血作品,當時的情形說一波三折,甚至五折都不嫌誇張,過程甚為辛苦,好在最後的成品是我跟他都可以滿意地放在案頭或書架上、供人拿在手裡慢慢觀看的一本大書。在整理過程中,深深感覺到一個學者畢生的心血分量有多麼重,又因為我也同時整理了我自己的心血,所以我非常了解那種在意的心情。
錢穆說我們要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懷著「溫情與敬意」,對於一位成就著卓學者的心血結晶,我也樂於抱著一份溫情與敬意去閱覽。可是書所呈現的樣貌,卻是這麼難以卒讀,不是文字深奧難解,而是因為人為的排版所導致。我當然不知許老師看到他的書的成品時,心中作何感想,但若換作是我,只怕不能不大大感慨,謂情何以堪。
以上討論到的排版問題,亦可參看 老貓 的〈編輯可以不知道排版嗎?〉、同站周浩正專欄〈落版的藝術〉等相關文章,以為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