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erything means nothing to me (T, F?)



上週完成某書印前制作。該書原始 word 檔不知經過多少人之手,到我手上已是內在殘破的十個檔,無法順利合併。一開始我完全被 word KO,不知如何是好。某日下班後心念一轉,靈光乍現,終於得到解救,順利收工,送至海外印行。
無用的 pk 心得及記事如下:
1.在可能的範圍內一定要遵循 word 的規矩作業。(拜託敝學門快放棄 word 萬能的迷思吧 orz )
2.書到用時方恨少。簡單的功能可能每本書都有寫,差異只在表達方式。難的功能,書裡的教學內容大多不符合你的需要。某書可能有寫解決方法,但是可能拐了十個八個彎在假教學之名發表個人心得(騙稿費?),或是當成沒有人會用到這個功能,隨便用一張縮圖混過去,又不按步驟講清楚。重要的參數表示錯誤(e.g \f 被表示成 羊f ),那這本書對電腦白痴我真的有用嗎?
3.最大的痛不在於做不出來,因為真那樣的話,雙手一攤,說我努力過了就可以對得起良心;討厭的是明明知道可能有逃生密道,卻遍尋不著出口,反覆徒勞,浪費時間體力,平添壓力。
4.以大綱模式建立子檔案的方式,因為會縮略成相對路徑,且安排好的註腳編號會亂,似不適合用於出版。
5.收穫:本次習得如何從文件外部建立群組檔案的共同總目錄及多重目錄,且因意外得到了數小時的練習操作時間,應該不會輕易忘記。另日若得空,或可試從外部建立多重索引。


我小時候,央圖在光華商場旁邊。最初利用央圖的印象,是我十三、四歲,剛開始對日本的平安朝歷史產生興趣的時候。當時去央圖找相關資料,運氣不錯,小女孩不懂卡片編目,大海撈針的情況下,竟也能在一本昭和十二年的書上,影印得一張 大內裡平面圖 帶回家,當時視為至寶(當然後來有了各種更易參照的資料,如前面那個 url ,就不再把那張紙當寶了)。
我搬來目前居處後,央圖也搬了家。有個雨天,我下午兩點多才要吃早餐,騎車到處找,意外被我發現新央圖。只是那日一身溼淋淋,不想進去,以免溼手毀書。這一隔又是經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