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事

我本來想寫毒奶粉感想於食生活下的,但是果然本週時事作業之一是要回答對此事件心得看法等,所以對毒奶粉事件的感想,當然真要提是可以提一些,但深度跟力度就不要放在這邊了,留給我的作業,省得又被沒品大學生或文抄公編輯抄去。敝小閣應該要盡量往輕鬆快樂路線發展才會如落葉隱於樹林般安樂呀。 :p

最近喜歡看包包、喜歡逛大賣場,看著實品想像一下我到底要怎麼調整我身邊的大小空間。我已經很盡力的節制買書,但書本還是成長很快,因而需要調整書架擺設。為了調書架就想連螢幕也換一個大一點的,畢竟視力已沒過去那麼好了,而且時代進步,自己一人的生活好像也無必要特地有一台電視再一顆螢幕,二者合一不就好了?不過自己一人的缺點是沒有行動力,那些沈重的貨品要我自己載回家組裝實在太累,去家具行買,又會覺得在沒有自己的巢之前不必用太好的東西,於是日子一天天過去,餅畫得很大,夢想也甜美,可是到底有多少實現的可能呢。

父母家拿來放我的漫畫的書櫃承受不了書本的重量,聽說整個崩掉了。用「聽說」是因為房門被鎖起來,我不得其門而入。今天回去看到我的漫畫一落落放在走道的地上,走道本來就很窄,被書本佔去一半當然更不好走,我很久沒跟它們全體打照面,蹲在書堆前就看了起來,我真的不知道我有這麼多的漫畫在家裡啊。這樣陳列在前讓我非常緊張,套書會不會就此少了一本?會不會被折到?會不會被偷偷清掉?那些十八禁的內容,本來是我留在私密的空間裡享樂用的,這下居然亮在父母的眼下,雖然以我今日的年紀與成就(?),父母應該也不會再來過問我看漫畫的事情,但是小時候因為漫畫而和父母產生的種種不愉快回憶還是烙在心底難以抹滅,目前看來傷痕也沒有消失。

回到我的漫畫們。看來大多有照集別疊起來,有十八禁內容的就把它藏下面一點,好在大部分都是日文,希望家裡的小朋友不會去翻吧。我突然發現我很久沒看過漫畫了。我突然發現以前喜歡的故事,現在不再愛了,內容也都忘光了。我既不再有心情悠閒地慢慢看漫畫或閒書,又怕被父母和下一輩發現我都看什麼,從何時起變成這麼可笑又無趣的成人了呢。

| 札記 | 00:27 | comments(2) |

咖啡宮女

先說個我以前練書法時聽來的冷笑話。某君練隸書練到無字可寫,於是改寫英文字母,還對同學強調:「A 的一横要飛白」。

「咖啡宮女」大概也屬這種「A 的一横要飛白」類的發想。(原來新聞我備一份在我家倉庫:(轉)英女王先生的嗜好─切吐司麵包。)

其實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咖啡宮女」這個新的女官名稱,原來在我只將注意力放在傳統東方官制裡時,西方出現了新奇的女官名(?)。再來才是注意到,前人明明有很簡明的譯法「王夫」,怎麼這則外電要大費周章的寫成 「英女王先生」,不認真看還搞不懂到底在說女王是男性,還是在說誰。是否為字數限制,不得而知。不過這是一條王室食生活的好材料,log 之。 :p

話說我最近早餐大多在家吃白吐司,覺得有點單調,天氣涼了,也想吃熱食,於是灑了一台便宜的烤麵包機。剛烤出來很是香酥可口,但是不知何故,吃完後覺得非常口乾舌躁。明明有配飲料一起吃,卻還是覺得不舒服,喝好幾杯白開水也沒用,只好再回頭吃白吐司抹果醬。殘念。

| 食生活 | 16:33 | comments(0) |

海角七號雜感

今天突然蒙受某長輩德澤,在全無心理準備也沒先做功課狀況下去西門町看了「海角七號」。想不到排隊買票和入場的人潮會那麼人山人海,會有一種「國片有救了」的錯覺。劃到的位置稍微前面一點,好在也沒坐到前三排就是了。

故事應該隨便 google 一下就會看到本事,所以下面直接根據劇情說我的個人感想。

続きを読む >>
| 影音歌曲 | 00:32 | comments(5) |

瑣碎的事

●趙寧過世:知名作家趙寧 膽囊癌病逝享年65
我小時候很喜歡看他的書,他出來競選時我還在 sogo 門口跟他握過手。新聞的讀後感,到寫本文為止,共有23190人投票,全部都是難過.. 真不容易。 :o

●長得像 pub 的粽子店
住處附近新開一家長得像 pub 的粽子店,雖然我不瞭解為什麼粽子店要長得像 pub──當然也可能是有賣粽子的 pub,總之去試吃了。去了之後並沒有點粽子(因為胃的關係我不太吃粽子,即使他標榜自己是正統南部粽),而是點一份冰糖豬腳飯試食,好久沒吃過豬腳了。豬腳感覺太肥,不會脆,配菜只有筍干和酸菜,我不欣賞讓我吃不到青菜的餐,結果最推的是他們慶祝開幕的飲料,是加蜂蜜的紅茶.. @@" 下次還去的話,也許可以改試試麻油雞湯與麵線。

●小小小
可喜可賀,「李祘」跟「王與我」都要下檔了,每天可以拯救三小時看電視的時間。(為什麼這些電視台一次都要播兩小時啊,把觀眾晚上的時間都佔完了。雖然是自己不夠有自制力,做為應該全力衝刺學業的學生,實在不該花這麼多時間在看電視與玩樂上,可是萬一我沒有機會唸上去,這大概就是我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用到「最後」這種字眼時,被修飾的主體似乎忽然就有了超越以往的價值。)

有點扯遠了。總之想說的是,能翻譯的人,也許在譯出語有很好的修為,但是在譯入語則未必。幾年來看了很多朝鮮古裝劇,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每個人都在那邊小來小去,男的自稱「小的」,女的自稱「小女/小妾」,雖然開原音起來聽是可以聽得出來原文確實如此,但是,喂,你譯成中文,有研究過這些謙讓語在中文中是怎麼用的嗎?怎麼會讓一個已經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對同僚自稱「小的」?有一個詞叫「下官」。然後,中文的「小女」是自謙詞,指「我家的女兒」,「小妾」也不是拿來自稱的好嗎?自稱的那個詞是「小女子/妾身」,差一個字意思就天差地遠了。現代人可悲的國文程度啊 :o

| 札記 | 14:14 | comments(0) |

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Profile
New entries
Archives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
Mobile
qrcode
Links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