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古江河》小談中文書刊排版

數日前替吾師拿回一個掛號包裹,裡面是 許倬雲老師 贈送給吾師的新作:《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吾師開封翻閱後,因為看到這本書的折口 設計 特殊,便拿過來讓我看,和我討論其編排、選紙與設計等製作上的細節。又因這本書是許老師畢生的心血作,吾師指點,謂我應該要看這本書,且要特別注意看其中概念性的內容架構與文化圈的觀念。以我要做的題目及目前實際上的需要,我也覺得自己確實有必要看這本書,所以便毫不抗拒地,當天晚上就去入手一本。這本書有27萬言,內容如何,不是身為學生晚輩且目前又還沒看完的我有資格討論的,以下只談我對這本書在編排製作上的感想。

(20060415 追記:此書已在 4/7 午夜看完,確實是觀點新穎的歷史書,許老師不愧是上古史大家,於上古史的部分寫得特別精彩,果真是一生功力的展現,不過對於不習慣歷史學治學法的一般讀者來說,大概還是不易理解?

又及,現在點進 books.com 裡看這本書的資料,發現多了封面的設計理念與序的全文,為當時寫本文時之所無,難道是在回應拙文嗎?XDXD )

続きを読む >>
| 獻曝 | 03:59 | comments(14) |

桑椹

昨天在校園裡,準備要牽腳踏車騎去出公差時,發現前面的籃子裡躺著一顆小小的、半透明的紅桑椹;抬頭一看,才發現頭上桑椹紫白相間,結實纍纍。雖然因為沒人施肥所以都很小顆,不過我看到桑椹滿樹的反應,倒是從小到大都很一致,先是心中竊喜,然後就想摘幾顆來嚐。XD

我個子不高,太高的熟果我摘不到,都這個年紀了,當然不好意思像小時候那樣爬上樹去摘。做為果樹用的桑樹,枝條很細,應該也撐不住我的重量,所以只能就伸手可及之處取個幾顆,享受一下原始農民採集的快樂。於是昨天出完公差回來撿了兩顆,中午趁著天氣晴好,四下無人,又摘了九顆,確認上面沒有爬小蟲,拿去流理台底下清洗過後,迅速地消滅它們。 XD

看著流出的桑椹汁將其下墊著吸水的白色廚房紙巾染成深淺有致、美麗的紫紅色,突然想起廿四孝裡的蔡順。這人能每日摘到紫紅兩籃的桑椹實在很厲害,荒年靠摘桑椹就能養活自己和母親,一塊地上得有多少桑樹桑椹才能讓他摘足一籃啊?摘都摘不完的嗎?況且,如果真有那麼多野生桑椹可摘,怎麼都沒有人跟他搶?廿四孝故事也沒告訴我們,他們母子在沒桑椹的季節是怎麼活的。(不過廿四孝本是元政府為了美化自身形象暨愚民而推廣的神話,竟也能流傳到現在,成為每個人小時候必讀的故事,更不可思議。)

多年前我曾在自家陽台種過一棵做為果樹用的桑樹,第一次收成時,多到可以集中起來,在屬於自己的巨大廚房裡,做出一小瓶手工桑椹果醬抹吐司。回想起來,是很單純的愉悅。不像希臘神話那樣,讓桑椹連結著愛情悲劇,桑椹於我的回憶都還蠻歡樂的,著實不易。

| 花鳥蟲魚 | 00:09 | comments(0) |

春江花月夜、枕草子以及等等

我大約從十四歲左右開始自學日文。小女孩不理會父母反對及聯考壓力,做這麼出人意表的事,當然有個契機。當時我看完了大和和紀畫的《橫濱故事》,瘋狂著迷之餘,就想找同一個作者的作品來看。在那個沒有一家盜版漫畫出版社會放作者名的時代,我日復一日在幽暗的租書店中翻找,終於發現了伊士曼小咪/金歡樂(後來的大爛)出的小本漫畫《春江花月夜》。

続きを読む >>
| 書本 | 23:59 | comments(5) |

語錄

以中國歷史著作的體裁來說,語錄體雖然不是正史寫作愛用的形式,但是卻有強大悠久的傳統,你也許沒翻過以史記漢書為首的二十五史,但卻一定唸過論語(先不討論為什麼會唸及喜不喜歡的問題)、知道世說新語與毛語錄。

続きを読む >>
| 心情隨想 | 12:54 | comments(0) |

小談表格制作

出門在外無事可做,關於在 pc 上做表格的心得在看過 表格排版小技後,也想寫很久了,趁有餘暇時拉雜談一談好了。

我的工作因為學門及老闆的學風的關係,所以經常需要製作表格。是什麼背景的人寫的論文、用什麼軟體做的表格,從表格裡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以我最常接觸的人文學科為例,歷史學者做出的表格即使只有數字,也屬於方陣型,有時會有横中縱。社會學者做出的表格則傾向只有橫線,有時會有淺色色塊來區分每一行的內容。

以前已談過,word 不過是近十年才興起的軟體,竟然改變了百年來歷史寫作的格式及相關書刊的排版方式,無論何時講到此事,都想再呼一次不可思議。我曾經用來做表格的軟體計有:word、excel、indesign、pages。pages 只能在 mac 上用,平時工作用不太到,暫時略去不討論。 word 的表格工具列徒手畫複雜表格固然很便利,但是如果不知道一些要領,手畫表格就會變成一場惡夢。

本學門通常會使用的表格是方陣式,即類似下圖的右下那一塊表格(點下可放大參考)。所以我以編輯立場來說,比較想鼓勵同一學門中的大家使用excel 做表格,方便於在其中做數學運算,又不用在寫作時花費太多力氣在調整表格上,一樣有手繪工具列,也可以使用文字方塊及分割首格的斜線,插入word 裡再小事調整即可。當然也可以直接在word 裡用"插入 excel 試算表",但是使用的便利性上會比實際在 excel 裡做表格遜色一點。我甚至連學校的報帳表格都改了幾個 excel 版,以利我這種很容易算術算錯的笨孩子順利表帳。只是其中之巧妙存乎一心,且要隨實際狀況而調整,又看個人電腦功力之高下,我也僅是麻瓜一粒,所以這裡就不對使用時機及方式說太多。

table2.jpg

(* 本圖意在讓讀者參考表格樣式及文字走向,非為引用其內容,故遮去其中有人名或與學術相關之內容。)

台灣倚重 word 的風氣是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從公家機關到個人,好像沒有 word,世界就不能運行,但是我身邊的同僚長官們之中,卻沒有太多人去研究到底怎樣才會讓 word 或套裝軟體變得更好用,而非惡夢。還是想再三說,word 很好用,但有的事情真的不必用 word 做,可以省下不少力氣與時間。(950211)

| 軟體使用心得 | 10:49 | comments(2) |

3Q得 Orz 考

zonble 的新歌 3Q得 Orz 上了傳媒,我們這些認識他的人也感與有榮焉。不過我懷疑把 orz 視為五體投地是一種以訛傳訛的結果。因為早在學測前半年,我就收過某教授寫給我的信,裡面以 orz 表示對我的感謝之意 orz

薄弱的孤證如下。(為保護當事人與我自己,該教授的大名馬賽克起來)
「觳觫且長白髮中的 ***敬上 【○】 ß (正面磕頭狀,象形文字也。或西洋側面版 Orz)」

大長輩對我如此謙讓客氣,用orz 來對我表示親近,我既然知道長輩誤解了,理當要婉轉地補正,以免長輩日後鬧出更大的笑話。又因身為史學生,要補正前輩學者在理解上的不備之處,必須言之有據,意亦在表示我理解尊敬的長輩處境之難,並感謝他視我為同輩的厚愛。所以我除了客氣的回了一信,請他對信中事無需掛懷之外,信末另附上一篇解釋何為「orz」的文章連結,向這位同系異校的教授說明 orz 的真意。所以他再回信來給我,就修正了 orz 的用法。XD

但是在我向該師解釋何為 orz 之前,他是不是先被誤解的老師或學生誤導了呢?他是否也誤導過其他我不認識的長輩呢?要知道,那些愛面子又怕被年輕人笑他們無知的長輩學者們,通常都是私下互相討論,或詢問身邊的人,問某些新出來的、對他們而言難以理解的用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試舉一例。猶記三年前的某個夏日,我與某同學在咖啡店伺候著兩位年逾耳順多矣的大長輩學者用餐。茶餘,其中一長輩突然悄聲垂詢,「現在大家都在算『幾年幾班』,那是什麼意思啊?」

所以我覺得,其實也不用太苛責那些誤會了什麼是 orz 的出題老師。他們未必是不懂裝懂或自以為幽默,而是在小圈圈裡以訛傳訛的結果。至於說什麼出題老師要給考生當頭棒喝,那叫「自意識過剩」,其作為正等同於柏拉圖所討厭的Sophists,雖然古今中外這種人從沒少過,但跟出題老師對火星文的認知正確與否沒有直接關係。

語言會逐漸變化,變好或變壞固難斷言,但既然是象形文字,不同年齡的人在不同的理解下,發展出不同的用法,這也不算奇怪。現在在玩網路所以知道 orz 是什麼的我們,能保證自己三、五十年後還有那份心去了解年輕人,希望聽懂時下年輕人的用語嗎?

「orz」從失意體前屈變成五體投地也就算了,只是怕,經過這麼一考,原本只是偶現的網路用語被定義,在想像力中撲翅輕飛的蝴蝶成了僵死之蟲,惜哉。

| 獻曝 | 19:05 | comments(5) |

寫blog對你的學術生涯是不是壞事?

原來的文章可以看 寫blog對你的學術生涯是不是壞事?

好事壞事要怎麼分呢?特別我置身在一個極度重視學術倫理、尊師重道的圈子裡?網路世界表面上看似給了人一個匿名的空間,事實上還是跟現實世界一樣,說什麼話都大意不得。真要人不知,寫在可以上鎖的日記本較好吧。

回到學術的話題。論到學術,我在意的其實是,讀/寫 blog 是不是分掉了我 讀/寫學術文章的時間?所以我或許會在敝小閣寫一點點跟我自己的研究確實相關的反駁文作為獻曝,但我不會把我的研究心得全數貼上來,不是我沒有學術良知或道德感,而是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在讀/寫 上頭,本來就有分娛樂與求生存的層次。為了娛樂而拿石頭絆倒自己,不明智吧。

簡單的一點點發想。

| 獻曝 | 14:28 | comments(0) |

日本的女帝

讀到這篇 愛子即位將衝擊日本天皇體制 。這裡面關於日本女帝史的部份有一些錯誤。可能是作者本身對日本史認識不夠清楚,抄書抄錯,而有誤導讀者之嫌。原來在新浪網的出處已難找到,要把錯誤一個個抓出來替他訂正又未免小題大作,我的身體及時間狀況好像也不許可我做這種事,所以我想,我就針對「八女天皇子嗣無繼位權」及「歷代八位女天皇」段中的順序混亂、人名錯誤這兩點,把以前我在BBS上寫過的高度相關的post 稍稍修改貼過來好了,算是備份 XD

続きを読む >>
| 獻曝 | 01:23 | comments(0) |

寢正月

在我的努力爭取之下,這次年假期間,睡眠的時間得以超過清醒時間。除了夜間的睡眠時間外,想睡時就把小蘋果放旁邊,小睡一下。醒時依舊繼續當掛網蜘蛛或書蠹蟲,坐的椅子也從辦公椅那種讓肩膀與頭部沒有支撐的椅子換到我心愛的單人沙發上去,背後加一塊大型的記憶墊。這把椅子好像只有在我放長假時,我才會想到要好好利用,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讀書用電腦。如此的生活至今不過區區幾天,我就發現我的肩膀和頸部不像上班時那麼酸麻了。果然是我平常待自己太壞了嗎?雖然我先前去看的醫生說我的狀況已經壞到休息也不會好了,不過這幾天的狀況很明顯的有所改善,我感到很高興,又感慨年假一下就過完了,又要過著勞苦生活了。

不舒服時,我老是想到古埃及的奴隸哀歎自己做得腰酸背痛,隔天又要一早上工的故事。說起來,受薪者也是資本主義下的奴隸啊。 :o

| 感官覺知 | 23:26 |

0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