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香草的成長─我所知道的 OV 故事

本來是 tumi 要對我進行線上採訪,給了我幾個問題,希望我能為 OV 寫個兩三百字的感想,結果因為我本性多話,寫了快十倍的字數,所以tumi 將之拉出來變成獨立一篇 (太感恩了,想想以前做平面書刊的經驗,該說「電子報沒有頁數限制,真是令人羨慕」嗎... :p ),刊在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第 66 期上。以下是我的原稿,所以會有跟電子報稍微不同的地方,例如附上 url ,並修正錯漏、語焉不詳之處。但文本及文義基本上是相同的。

然後,本來按敝小閣體例,這篇應該放在「無用的‧軟體使用心得」之下,但眾所周知,OV 非常有用,我不願它被不知道的人誤讀成「無用的軟體‧使用心得」,姑自立例自破其例,改放在「與眾機器的生活」下。:p

続きを読む >>
| 與眾機器的生活 | 23:46 | comments(5) |

圍記

(以下的內容看不懂沒關係,因為我也還在尋找更理想、把自己的感覺敘述得更清楚的方式,如果看不懂一定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

這幾天忙,不是很有心力寫長文發表對時事的感想。反正總會有人用更棒的理論為後盾,寫出比我更深入的批判文章,像我這種沒見地的人,口頭說個兩句足矣。另一方面,因為我不喜歡這個社會長久以來內鬥內行,以及理所當然地非要逼著人表態,不見容個人的獨特性或模糊色彩的風氣,所以也沒有興趣寫。

下面的話是上週五回家後跟室友聊天時說的,經過週末的觀察,覺得不管是哪一個陣營都通用,在聊天室裡又說了一次,既然打成了字,姑貼於此。純粹是一個在抗爭之城中成長的人,對近日現象的心得記錄。或許哪天要寫「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時用得上?XD

00:52 <@momizi> 我覺得只是瘋媽祖換個方式在台北上演罷了
00:53 <@momizi> 神主牌也換一個

這段時間的事情,總有一天會有人把它整理起來吧。就像十幾年前野百合學運之後也有人把照片與新聞整理成冊那樣。我甚至連標題都想好了,真有這麼一本書的話,可以叫「圍城記事」。又因最近傳媒上出現許多「凱道」、「貪腐」之類的新縮略語,「圍城記事」若也要學人家縮略.....我突然想起「圍記」二字。

剛有 wiki 的時候,大家在 irc 上討論這個新名詞要怎麼翻成中文才好,當時似乎是 Audrey 說,可以譯成「圍記」,取其可多人編輯之意。我說,這樣會有兩種感覺,一是戰史類的圍城記事,一是某個廣式燒臘店的店名,因為語焉不詳,此名便不獲採用。到現在,比較知名的譯法大多為「快記」或「維基」。不意後日果然出現了用得上「圍記」二字的時刻。只是一旦要跟戰爭名詞扯上關係,便不免深覺「兵者不祥之器」。 :(

| 城市 | 14:49 | comments(0) |

距離產生美感?

話說我不看台版翻譯日文小說已經很久了,龍城的書我好像買過一兩本也不再碰了,當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其內文品質與正確度,會覺得付出的錢跟得到的品質不成正比,所以如果真的很喜歡的話就松原文,沒那麼喜歡就不松了,反正我家松果食不盡,不差那一些。 XD

不過今早起來看到 妹Hノベライズ中文版 的 url,狂笑一陣後,清醒不少。 XD

果然文化差距會使得 CJK 文字使用者在閱讀他國的漢字表現時找到意外的美感?因為性別差異,對事情思考的方向也不同?然後到底翻譯這回事是不是可以相信的呢?即使看原典,其中到底有沒有人為的「為賢者諱」呢?就好比我讀過了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卻是在讀攻略本(讀書心得或名著選讀類的書) 時才知道原來聖父年輕時是如此為性慾所苦,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眼睛太大沒看到(這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會漏看這種事呢? XD ) ,還是中譯本被刪了,還是什麼我想像不到的事...

不過我承認我沒想過李白杜甫是不是經過這些事後,才將「平平仄仄仄平平」之類的格律用到淋漓盡致的境界啦。 XD

| ACG、drama | 11:16 | comments(0) |

一榮一落知春秋

走在午後秋雨的新生南路上,分別看見這兩個場景的時間大概只差兩秒,思考兩秒後,趕快取出我的小紅拍照。

closed

落。

renew

榮。

對於我這個半調子出版從業者而言,看到後者的震撼感,不啻聽到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真是歷史的瞬間。

| 城市 | 14:35 | comments(0) |

應該不會想再寫一次的新機整理步驟

BGM: o/~ 若想到要重灌,眼淚就掉下來 o/~

「雛鳥印象」這回事在人類接觸電腦時也通用,只是有的人後來進化了,有的人停止成長,年紀越大,這種如同雛鳥認親的事情越容易發生。我已經放棄勸家內外的真長輩們放棄 ie+oe/hotmail,他們要什麼就給什麼吧,跟我對軟體的認識程度、信仰、原則全部無關,反正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o

今天的工作是替老闆整理新機器 Toshiba Tecra A6 。不久之後應該又要再整理別的新機器,像今天一樣先花了老半天從腦海裡挖出程序,再去一一找東西,實在太累也太浪費時間。想起 lukhnos 兄的 不會想再寫一次的常用軟體清單 這篇鴻文,受到啟發,所以試著記錄起來。這樣以後有操作手冊,按表操課,應該可以進行得快一點。不過因為這是我這種沒技術的雜工依自己的喜好給自己用的雜亂筆記( for winXP),價值絕比不上 lukhnos 兄的大作,至多能幫自家人,造福不了太多人吧。如果有人看了之後願意建議我更好的方式,當然也歡迎 :)

続きを読む >>
| 軟體使用心得 | 01:34 | comments(2) |

近期漫畫讀後感

通常我看少年、少女漫的期望是畫力跟說故事的技巧比重可以接近一點,以10分制來評分,要兩者都達到 10 不太容易,但如果能夠都至少有 6,就算是中上,可以去推薦給人了。劇畫的話,則希望它故事好一點,可以合理地說服我,人物長得醜一點沒關係,當然能像小畑健的圖那樣更佳。:)

最近稍微有一點心情可以看漫畫,記一下感想。

続きを読む >>
| ACG、drama | 22:55 | comments(0) |

陰陽師 let's go

一早起來聽到這麼元氣的歌真不錯,我笑了 XD
「惡靈退散!惡靈退散!」

(新・豪血寺一族 -煩悩開放- レッツゴー!陰陽師 PV)

歌詞備份在 這裡

| ACG、drama | 07:41 | comments(2) |

別有深意的使用手冊

我是雜工,工作性質包山包海,從灌軟體、一定程度內的修電腦,再到用幾公里長的網路線製造秘密武器都包(誤很大)。自知完全不是行家,不過修電腦的經驗多了之後,如果是小問題,大概都可以自己處理。只是偶爾還是要拿起使用手冊讀一下。(老闆每次看到我在讀使用手冊似乎都會很緊張,大概是深怕他把問題交給我後,我解決不了,則這棟樓裡大概就很難找到能解決他問題的人了。)

今天跟硬體相關的工作有二,一是要恢復 T42 原始內容,一是要把 T42 上拆下的 RAM 插進 T40。本來這種小事不難,但是凡事有意外,即使有攻略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寶物。比方我已不斷重開機到要動怒了,也沒找到只顯示十秒左右的開機選單裡哪裡有寫 " Recover to factory contents" ,因為該機器上就是沒有這個選項。倒是很符合共時性原理地看到使用手冊上寫的 "重要要訣":「1.小心工作地點和工作方式。 2.溫和地使用電腦」,這種說法,對現在的我來說,真是別有深意。

先用別的方法解決第一項工作。接受了使用手冊上 2. 的暗示之後,接下來插 ddr 333 ram,這是我第一次替 nb 插 ram,深怕自己粗魯會弄壞東西,但是把指甲都刮花了,機器卻怎樣都抓不到那支 ram。後來生氣了,開始在網路上查證我買的 ram 到底能不能給 T40 用(我明明記得店家說可以),找不到,又拿 ram 的說明書起來看(好在我有留下一切說明書的好習慣)。原來,我失敗的地方在於沒有「用力將記憶體模組推入」,喬好傳說中的 30 度角,用力一推,那支RAM 就很神奇地嵌進去了,根本不必像我先前那樣蠢,撥半天卡榫,指甲都刮花了(泣)。

綜合上週裝機器的心得以及兩份態度相反的說明書,對待電腦要溫柔,但是有時也要用暴力,不然就會抓不到外接的東西。這個時機很難憑我有限的經驗判斷。所以結論是,我是書呆子雜工。 :o

第一次自己插 nb ram 成功留念 ^^|

| 與眾機器的生活 | 19:05 | comments(2) |

自己高興一下

今天去某社取贈書。想想我的本名已好多年沒有掛在雜誌的工作人員名單上了,用本名擔任撰文者...也一樣隔好久了。這該是我第一次寫亮本名的半學術性短文吧。 :p

自己高興一下,同時感謝替我牽起許多善緣的人們。整個過程中,大家都辛苦了。也謝謝你們讓我再一次確認,原來即使在業界中遭遇過這麼多事,我還是深愛著編輯這一行的。

| 獻曝 | 22:25 | comments(3) |

貴陽街食旅

涼粉
涼粉,搭配麵茶粉食用 (Y)

続きを読む >>
| 食生活 | 00:43 | comments(7) |

讓我想起了..

也許講得慢了一點。

金石堂的「關機一小時」書展 的報導內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往事,大人們總覺得愛看電視(尤其是從開播唱國歌看到收播唱國歌,可是也不過就十二小時?)、愛看漫畫、愛打電動、愛看閒書、小書,全都是十惡不赦,反正任何貌似偏執的愛好就是原罪,我們在不斷的衝突中活到了今天。

仔細看看,這一篇文章裡的論點是不是跟上面所說的「大人認為」一樣?只不過是因為時代進步,多了個電腦+網路。當年的大人,繼續堅定地講著不容異端的論點,也變成了成人的我,訝異而不悅地想起了早年的回憶,我無法確定他們是在說電視機還是電腦主機,但是無法不反智地想,看了那麼多的書又怎樣,當這個世界現實到知識只能是重量不是力量,無法在生活中給我「內心寧靜的喜悅和生命的力量」,我寧願不要去書店裡承受那麼巨大的資訊焦慮,以及跟貌似清高的成人混在一起呼吸病毒流竄的空氣。

「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我要努力不要成為我所討厭的那種大人。

| 心情隨想 | 15:52 | comments(1) |

「薯童謠」首話觀後小感

以前好像有提過,我之所以熱衷於看朝鮮古裝劇,是因為我對中、日古裝劇的時代背景大致算熟,邊看邊罵很妨礙觀賞樂趣,所以就改看相對比較不熟的朝鮮片,也算換個口味。

続きを読む >>
| ACG、drama | 02:08 | comments(7) |

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