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的肉身》

我覺得好看的小說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讀起來欲罷不能,忘記時間流逝,討厭任何事情打斷閱讀的樂趣,恨不得趕快看到結局或下一本;另一種是又愛看,又怕看完沒得看了,閱讀中的震撼太大,不得已要時時停下來做點別的事,靠分心一下來平復,好像小孩子看鬼片又愛又怕,邊遮著眼邊從指縫裡偷看螢幕那樣。這本 《垂死的肉身》,我歸類於後者。

這是本值得尊敬的情色文學,譯筆也堪稱流麗。年輕異性散發的迷惑感與吸引力,本不是只有《羅麗泰》才能訴說一二。這本書一直到結尾之前,彷彿是用另一種方式在寫渡邊淳一版《失樂園》,當你完全和大衛的精神合而為一,就會知道《失樂園》裡的凜子說「好可怕」是在可怕什麼;但論因為情慾而衍生的父子愛恨交織,以及基因、遺傳的作崇,則又覺得此書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的描述兩相對照,堪稱雙璧輝映。

很久沒有看過什麼作品是每一個角色裡都可以找到部分我自己的影子了。那些說不出來的情緒、感覺,以及在心裡盤旋久久,始終找不到答案的問題,看到菲利普‧羅斯三言兩語就表現出來,其震撼用「穿胸而過」來形容也不為過。今天看完第一遍,看完後很高興地想,我現在記性沒那麼好了,而且它又不厚,所以如果隔一段時間再看這本書一兩次,應該也不會為內容已知而感到無趣吧。 :)

假設這裡有個寫作比賽,參加者都是了不起的作者,並讓大家都寫一樣的主題,則年輕作者的優勢在於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情色與色情的分界點很是模糊微妙,如果一路只是見青就啃見妹就推的情節,大概隨便一個有意願寫 ss 或 YY 小說的人都可以寫。但是生命的重量感與世事無常之感,卻必須靠年功才能體會。體會是一回事,如何表現得宜、如實傳達給讀者又是一回事。決定作品類型與深度的最後一個關鍵,我想,就在於年齡給予的生命經歷,與作品後傳達出的作者學識、思想深度吧。

只是我一邊看不禁一邊狹促地想,如果把男女主角的性別對調,變成70歲的老嫗與她 32 歲垂死的愛人,不知這本書還情色得起來嗎?

| 書本 | 19:06 | comments(0) |

老師府

剛才從 hc 家輾轉看到市政府要拆掉老師府改建為步道的消息。我不禁想起去年看到老師府時心中的震撼。

去年要辦研討會的時候,因為吾師說想要 老師府 前那對旗桿的照片來做為海報上家禮與國法的主圖,於是我就帶著相機,在94年4月3日,一個陽光晴好的春日下午出門。行前覺得很奇怪,如果它是台北重要的古蹟,為什麼我都查不到任何現在的資料?為確保我一定能拍到吾師想要的幾個主題,那天我先去了 林安泰古厝,再去老師府。去到老師府現場一看,完全是個囧。

有圖有真相時間:
老師府
老師府大門口

P4030112
老師府正廳門口

老師府旗竿b
老師府旗竿之一

因為原址上還有人住,不便跑進太裡面的地方拍照,現場狀況這麼慘,顯然我拍不到吾師夢想中的一對旗竿的照片,只好拍了一些真相照,向他交代為什麼我沒辦法完成任務。當時心中已經為古蹟的命運深深感慨,結果想不到這些照片現在要變老師府遺照了?orz

如果你有興趣多看一點,請自行參看我的 老師府set

我想我應該有幾分資格來談古蹟。曾經象徵台北府與陳家光榮的老師府破敗成這樣是事實,讓它繼續這樣實在是很難看,這我都同意。但應該不是看到它爛了就拆除做步道吧?我想不通這是什麼邏輯。去了那麼多日本古蹟,假設原蹟已經燒失或不存在,通常是原址重建,即使不重建也弄個公園或紀念館什麼的,告訴你這一帶的歷史、這個古蹟的意義,把這一片土地都保留起來,讓你知道這裡曾經有過光輝或是不幸的歷史。有興趣也可自行參看我的 flickr 日本旅行 set,裡面大多都是日本古蹟。老師府前面現在已是自來水廠,雖然我已不可能像清代的人那樣,坐著三帆商船在淡水河上往來的同時,可以遠遠望見老師府門口黃龍旗氣派地飄揚;但是地方政府好歹可以好好地將古蹟修復整理一下吧?任不知其價值的人把象徵本地光輝的古蹟變成這樣殘破,而公家機關不思維護修理,看到東西難看就拆,只證明現政權不管是哪一邊,以及其治下的多數人,都是急功好利者,粗魯無文而已。連尊敬、愛惜先人遺物這種基本教養都沒有,那還說什麼愛台灣,豈不都只是喊爽的而已?

| 城市 | 19:21 | comments(6) |

「抉擇去取,例不拘常」── 些許平面編務心得與技巧

中文直書排版有沒有一定的守則呢?昨天 jjgod 問了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當然是「有」。排版實務上,第一個被想到的鐵則就是「避頭尾點」,除了避頭點,一般我們在本地看到的出版品,標點都是全形佔一格。早期一點的,標點在右下,佔半格,民國初年的出版品則多仿古人旁注批點之例,不佔行內空間。可是鐵則真的有這麼鐵嗎?

続きを読む >>
| 獻曝 | 15:49 | comments(0) |

醫龍

我從國中開始看影集以來,就蠻喜歡看演醫生生活兼講解病理的影集,所以 醫龍 算是頗合我口味,看完第一集就決定繼續看下去。只是實在太多血了,又不是吃飯沒有肉,不適合拿來中午配飯。既然不適合配飯,所以我想,週末用一兩個鐘頭來看好了。結果昨天竟然一口氣從第二集衝到第十集,連續劇果然是要連續看才快樂... :~ (我明明不想讓自己沈迷電視的啊 ><)

此片裡有不少我熟悉的大河劇/時代劇影星(或說是,大概只有演古裝劇、戲份多的演員才會被我記住),如北村一輝、稻森泉、夏木瑪莉等。以前總是看他們穿古裝說古語,這次看到他們換上時裝演壞人(?),別有一種新鮮之感。尤其北村一輝,從我 2001 年初次看到他演大河劇「北條時宗」裡的平賴綱以來,他沒有一部戲不是演邪氣、深具野心或玩弄單純女人心的壞男人,此人演壞男人可謂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沒有一點輸給長年以來幾乎都扮演妖婦的夏木瑪莉。@@"

另外,果然是要看主角和自己的年紀相若、環境相似的片才會特別有感覺?雖然醫學對我如同異世界的學問,但是片子裡的權力結構體系我倒是完全可以瞭解(茶)。因為瞭解才會更覺得男主角真是英明神武,有膽子做這些事情實在太令人肅然起敬了。是不是因為朝田龍太郎即使不在那個環境裡生活,也會有無數需要他的人,既不愁沒有發揮的空間,也不受金錢、權力、感情這種世俗的欲望困擾,所以他才能這麼勇敢?

大概要到七月初才會看到最終回,被這樣吊胃口不太舒服,改天或許去找漫畫來看。不過從去年看「龍櫻」以來的經驗,先看 drama 再看劇畫的缺點是,看到人物變醜,就沒什麼動力看了,畢竟我還是看少女漫畫長大的,美形比較符合人性... :p

| ACG、drama | 21:04 | comments(1) |

三途川(2)

一開始是聊到「告別式會場接電腦設備」,話題一如往常不斷地變型,不久後談到地獄的風貌。我想到了三途川的典故,想說個相關的笑話,但當下沒有說出來,因為似乎要花太多力氣解釋,貿然說出這三個字,大概也沒人聽得懂笑點在哪,就只在心裡想想了。後來經 ericyu 提醒,我才想起去年初在得知生病,心情不好之餘,曾寫了一篇 三途川,但既然心情不好,當然沒有在該文中做解釋。

続きを読む >>
| 心情隨想 | 13:13 | comments(0) |

寫是我的夢想、愛好、生業、拯救。

最近有精神緩緩復活之感,其證據就是我又有氣力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我當然不是只寫 blog 上的雜文而已),能每隔個幾天就端坐熒屏前 修行。很久沒寫,感覺有點鈍掉,好像思考與表現的手法都不如以往富麗銳利。但即使每日產能只有一百字,也稱得上是我和現實世界搏鬥的重大勝利。

《惶然錄》裡,作者靠寫找到自己跟其他同事、販魚婦人的重大分別;我也靠硬榨時間出來寫作,才得以確認自己的存在是真實。不論白天的生活有多虛假或無奈,都跟夜中的書寫無關。能專心讓文字自指尖流洩,我才抵擋得住這整個世界的無情,敢於說自己並未放棄文人的靈魂。所以我甚至不能原諒自己停下寫作,只因為抗拒不了饑餓感或想做別的事情的念頭。

過去種種,致使我到了這個年紀還不能確定自己的志向。這實在是意志上的墮落。但無論多麼墮落,只要我還能寫,就能覺得自己的人生裡還有一線朧光、些許夢想,只要寫出了成文的幾個句串,就覺得自己再怎麼樣也沒有我對自己原本的評價那麼糟。

以寫來對抗一切必然的消逝。

| 心情隨想 | 01:18 | comments(1) |

太鼓團記事

一開始是在聊天時聊到「太鼓的達人8」,好玩的遊戲大家都熱血,很快就與 tkirbyvgod 兩位長輩約定好要出一團太鼓團。tkirby 長輩還指點我,不妨準備手套與自己的鼓棒,用一對50元的桿麵棍就可以。既然所費不多,當晚就興興頭頭地在民生東路吉林路那個有著老牌白鐵號與大賣場的十字路口附近,四處尋找稱手的桿麵棍,勉強湊成對後,又回公館買了棉手套。很有「東市買oo,西市買xx」的感覺。

続きを読む >>
| 遊玩 | 02:07 | comments(3) |

「BLOG 是什麼?」

布丁大長輩 叫我 blog 起來,故從之。 XD
(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人名除我的以外都馬賽克,並刪除不相關的對話)

11:47 <@momizi> 剛才老師問我 blog 是什麼
11:47 <@w*g> 這時候一定要裝死
11:48 <@w*g> 裝無知
11:48 * momizi 答:「老師,如果要用史學體裁來說的話,它是『日曆』。」,於是老師臉上出現了瞭解的表情,並說:「喔,日曆,很好呀!」
11:48 * momizi 歡樂 ^o^
11:48 <@w*g> momizi++
11:49 < m*l> momizi++
11:49 < j*g> momizi++
11:49 <@k*o> !
11:49 <@i*o> 起居注 ... :p
11:49 * momizi 確實沒有欺騙老師喔 XD
11:50 <@k*o> momizi: 寫..一篇吧 :p
11:50 * momizi 難得用兩個字就跟老師解釋清楚了新科技 ^O^
11:50 <@momizi> 「日曆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年」
11:50 <@momizi> 所以是 blog XD
11:53 <@momizi> 其實是因為我想省力,所以替小會做了一個 blog,老師不知我做的是什麼,所以有此一問.. :p

| 獻曝 | 14:00 | comments(0) |

以史學方法比較《蟲師》《夢食見聞》

兩者都是好看的故事,結局往往都會讓人想很多,或感慨歎惋地發出「啊」地一聲...

我說要用這個題目寫一篇 blog 已很久了,但之前我為了各種莫名奇妙的事瞎忙,後來又手傷,所以就不想寫很多字來申論這麼大的題目了。後來想到用表格表現比較結果很適合,既是今日史家必備技能之一,對我自己來說也比較輕鬆。XD

只是,因為這個比較全憑短時間之內的回憶寫成,錯誤在所難免,自覺失之太簡,又好像用了陳舊的套語,弄了這種不夠認真嚴謹的東西,搞不好會被當白爛打吧 :o

總之,先把想到的列表出來,若有人願意幫忙補完,請不吝賜教 <(__)>

        作品
特點

蟲師

夢食見聞

共同特色

大正風格靈異短篇集,主要描寫人心欲望之深

集數

台版七集(台灣東販)

台版七集(尚禾)

主角身份

蟲師

食夢貘

女主角

未明

主線一人

能量來源

與案主接觸方式

主角主動前往

客人入店求助

事件解決方式

主角案主互助

主角協助案主

帶出故事主題方式

夢境

結局

難料

難料

用色

淡白

濃黑

線條

G筆(粗線)

鏑筆(細線)

畫工

粗曠

細雕

故事場景

自然

都市

事件發生地

山林散村,人跡罕至處

都市/聚落,主為東京

改編動畫版

(以下待續...? XD)

| ACG、drama | 01:06 | comments(7) |

資源回收

白天倒垃圾的時間,我把可回收垃圾跟家庭垃圾一起拿到樓下,等著垃圾車來丟上車。這時有個推著手推車收破爛的阿桑比垃圾車搶先一步過來,跟我說:「小姐,妳要回收的東西給我好不好?」雖然說的是問句,行動倒是很快,也不管我願不願意、回答她了沒有,就自顧自地動手把我要給垃圾車的資源垃圾整袋拎走,繼續沿著垃圾車的行經路線打劫。

當然我也不是不知道生存之難,那是人家的謀生方式,誰知道哪天我會不會也得像她一樣四處撿破爛?但我心裡對這種搶資源垃圾的行徑不太舒服。印象中讓清潔隊回收去的東西應該有回饋給里的回饋金,受益的人是本里里民,她搶去的話,好處就只給了她一個人。我看附近的鄰居都很快樂很親切地拿各種可回收的東西給她,大概在別人的心中,垃圾只要能清掉就好,誰收去沒有差別吧。想必阿桑心裡也這麼認定,才能如此堂而皇之的把資源垃圾搶走,彷彿只要放在地上的資源垃圾就全部都是她擁有的財產一般。

於是我上來,查了一下 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資源回收網,裡面的確有提到回饋的部分,只是感覺寫得很模糊曖昧,也許是要為什麼事情保留轉圜空間吧。

看來,與其期待著眼睛看不到的回饋,我還是學著心胸寬大一點好了 :o
--
追申:
說一下我為什麼寫此文。「利己利人」是我的信條,做事既希望利己,也希望同時利人。但是大部分的事通常都沒這麼美滿。上面的情形,要曰利,拔此一毛利不及我倒無所謂,反正捨棄垃圾還想什麼要從中獲利?可是在利人方面則陷入一種道德困境。主動做資源回收,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這好處究竟是要全部給一個完全不相識的個人呢,還是要讓公眾雨露均霑,而其中可能包括我?

做人真難。

| 札記 | 13:57 | comments(7) |

正在讀的書?

近來看到不少人的 blog 上有個 plug-in "Now Reading",看得我很有興趣。跟人聊最近在看什麼書是個很好的話題種籽,而且說不定可以意外找到同好,排遣獨學無侶的寂寞。但是問題來了,當我正在全心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然不會同時正在看什麼書,那所謂「正在閱讀中」的書,到底是如何「正在」?

書沒有一口氣看完,下次再看很可能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但是我現在看書的速度沒有小時候快,什麼書都沒辦法一氣呵成地看完了,台灣有聲書不發達,所以我很難像史蒂芬金一樣即使開車也聽有聲書。而且中文的美不僅止於音調,還有字型的結構與文字間的搭配組合,沒看到字,在罕用詞出現時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在唸什麼。

好像扯得太遠一點。總之我想了想,如果我要提所謂「正在看的書」,應該是「近期正在慢慢看的書」吧。再怎樣也回不到小朋友時代一天看完三百頁的書的時光了。如果要定義成「放在床頭或桌上伸手可及的書本」,那我住所與辦公室身邊一公尺以內都有超過三百本以上的書,這怎麼可能「正在看」 :o

唯一會被我連續看的書大概就是我包包裡的那本書吧。任何女生都會帶個包出門,我的包裡幾乎一定都會放一本日文的文庫本。不是不喜歡中文書,就只是為了文庫本多半輕薄短小,隨身帶很方便,又不太重。同時,雖然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書,但總會用日文書店的紙書套包起來,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在看什麼書,這是在日本生活時養成的習慣。

日文文庫本方面,我剛看完了 這本 深奧幽玄的書,現在換成較易用坐捷運、等上菜之類零碎時間閱讀的 這本。此書入手多年,但是放著沒看完。以前年紀小時對平家物語興趣不夠高,也許是因為十幾年前我看的是台版平家的節譯本,當時很難看出趣味,所以已在我搬家時捨棄。當時基於松鼠習性,雖然不是很有興趣,還是鬆了 文言註解本(上下) 和這本書意思意思。其實我根本不記得我到底看完沒有了。兩三個月前,我開始看1994年的大河劇「義經」,但看到29集就斷頭,心中不樂,於是回去實家把周作人譯的簡體版挖出來帶回住所看,同時也挖出了我喜歡的永井路子所寫的這本《平家物語裡的女性們》,便帶在身邊慢慢重看。

另外,要說放在床邊,正在慢慢以平均一個月10~100頁的速度閱讀中的書還有《史蒂芬‧金談寫作》(新版,快看完了)、匪版《帶著鮭魚去旅行》、《右手左手》、薩拉馬戈《修道院紀事》(匪版影印本)。:)

| 書本 | 14:26 | comments(0) |

題解3

發現原本「林檎、與眾機妾的生活」篇數增加得很快,以致顯得類別不夠清楚。分類是門很困難的學問,像我這種電腦麻瓜,反正也寫不出什麼經世致用有益眾生的電腦使用心得,分太細沒意思,所以姑且就簡單拆成硬體跟軟體好了。硬體(含mac)的使用感想繼續放在「與眾機器的生活」裡,軟體則放「無用的軟體使用心得」。解讀上,要讀成【無用的‧軟體使用心得】或【無用的軟體‧使用心得】皆可。

今後也請多多指教。 <(__)>

| 軟體使用心得 | 13:51 | comments(2) |

950531札記

右手的拉傷經過連日敷藥推拿,配合內服藥物,用右手時總算不再感覺痛了,背痛則無起色。此外,還是覺得莫名奇妙地累,所謂傷筋動骨調養百日,也許我一直太操勞,所以身體在命令我休息吧。不幸假日也沒有可以整天休息的命,只好設法讓自己心情愉快一點。

一年三節我最認真過的節只有端午節,會盡力做符合習俗的事情。另兩個節我通常都會選擇不過,大概因為只有端午節不要求人們要團圓吧。也只有端午節才讓我覺得花自己的錢買切下的觀賞用植物回家插是合理的、師出有名的行為。

早上依舊慣,去菜市場買菖蒲。去買菖蒲這件事總會讓我把自己的行為和「戴洛維夫人決定自己去買花」這個句子聯想在一起。開始這麼做的時間,依記錄是八年前,也算行之有年。

去到市場很意外,住所附近的市場如此大,居然只有兩攤賣菖蒲,而且都賣完了。一看時間已經過午,深恐再晚更買不到,連忙再騎車趕去附近另一個大菜市塲買。運氣不錯,第一攤就有賣了。老闆娘是個四十餘歲的豐腴婦人,用很親切的笑容招呼我,還幫我找我要求的規格,感動之餘拿了兩把。回家的路得穿過整個市場,才發現整條巷子裡不但還有很多人在賣,而且其他攤的菖蒲葉看起來都比我剛買的這兩把長,心裡感到不滿,但是大概也沒有回頭退換的餘地,只好認分地帶回家,一把綁門口,一把插瓶供養。綁上門發現短葉的好處是不會垂得讓無聊或無心路人有折的餘地,剛才在市場裡的鬱悶心情總算緩解一點。

傍晚被召回父母家待命。因為有一小時左右的空檔,難得雨停,就回到民生社區去走了一走。我在民生社區讀完了小學與國中,到目前為止,我從沒有真正住在松山區,或說廣義的民生社區裡,一天也沒有,但是戶口放在那裡的時間卻超過我 1/3 的人生,也算是跟我緣份很深的地方。夜色改變了世界的容貌,那裡的道路走向與建築雖然沒有改變,但是街景已經跟記憶中完全不同。我走到一條巷子裡,因為路燈壞了,只有一家餐館在夜闇中放著光,有圖為證

因為道路實在太暗,我有置身北美森林中的錯覺。忍不住抬頭望暗紫色的天空,看看上方會不會比較亮些。這時才發現路左右兩旁高大的行道樹葉片交錯密生,遮蔽了天空,附近的人家又好像約好了一樣都沒人開燈,才讓我誤以為自己走進了森林。抬頭時發現那些槭樹怎麼比我記憶裡高了那麼多,我明明記得它們只有三層樓高,現在居然有五層樓的高度?一這樣想完,隨即自己就忍不住笑了,現在離我天天在此往復行走的幼女時代,再怎麼說也經過十幾年以上了,樹當然是會長高的啊。何況小孩子看到的高度與世界,與成人所看到的是不同的。但是能長到這麼高也真不容易,應該要跟樹講一聲「辛苦了」才是。 XD

回父母家之前,在樓下的蔬菜店看到廉價賣的菖蒲,兩把25,菖蒲葉又長又漂亮。想到家母今日匆忙出門,沒給家裡掛菖蒲艾草,於是就買了一對回去,同樣是一把綁門口,一把清水供養,就這樣用低廉的價錢與較好的品質彌補了早上買到次級品的悔恨。本日無大事。

| 城市 | 00:12 | comments(0) |

0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Profile
New entries
Archives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
Mobile
qrcode
Links
Others